漂白

十八世纪在织物漂白工艺上做出了一些重大改良,即应用稀释的硫酸和氯气作为漂白剂。这些改良引入之前,应用通常漂白的漂白工序如下:亚麻或棉织物放在热水或碱中浸渍,以去除上浆物质或其他杂质。然后加以清洗,放在所谓“漂白场”上晾干,再经过一个称为“煮练”的工艺,即放在炽热强碱中加热。其后,再加以清洗,再次摊开在漂白场上,让风吹日晒, 并喷水使之保持湿润。“煮练”和“喷水”这两道工序交替反复进行,直到织物变得相当白。接着是“酸化”工序,为此,织物被浸在酸牛奶溶液或者麸或黑麦粉制成的“酸”中。然后,再用皂水洗这织物。如果尚不够白,那么,就再重复进行“煮练”等等工序。这整个流程是十分费事的,只能在一年的某些时候进行,甚至那时还得受天气条件限制。

1756 年,弗朗西斯·霍姆倡言(Experiments on Bleaching, pp.74

—92)用稀硫酸代替“牛奶酸”。这是一项适时的改革。因为,英国亚麻工业当时大大扩展,所以,对全脂牛奶的需求增加,而这导致牛奶价格上涨。同时,稀硫酸总是可按标准规格供给,而酸牛奶则不然,质量变化幅度很大, 常常因为太酸而影响效用。

贝尔托莱的改良甚至更为重要。他约三十年之后用氯作为漂白剂。氯的漂白作用的真正发现者是舍勒(氯在当时称为“脱燃素盐酸”或“氧化盐酸”)。贝尔托莱最初应用氯的水溶液。但是,这种溶液释出的气体育伤害作用,因此,他便改而应用它的碱溶液。此外,贝尔托莱还想到,织物在“漂白场”上露置,仅仅是为了让织物中的着色微粒准备溶解和去除碱。因此, “漂白场”可以免除。贝尔托莱通过交替地用氯和碱溶液处理织物,事实上达到了永久性的漂白效果(Annales de Chimie,1789,Vol,Ⅱ,p.151)。

贝尔托莱的“氧化盐酸”(氯)的碱溶液得到了普遍应用。它通称为“eau de Javelles”〔贾韦耳水〕和“eau de Berthollet”〔贝尔托莱水〕; 制造这种溶剂的工人称为“bertholliers”〔贝尔托莱工〕。这种新式漂白方法比旧式的简单、稳当、省事,也便宜得多。“漂白场”可以派别的用处。“煮练”、“喷水”和“酸牛奶”等工序代之以比较省事和稳当的工序:把织物浸在氯溶液中,然后放在碱中煮沸,再放在稀释的酸中浸,最后放在弱碱——但要新鲜的——之中;象旧法一样,其中有些工序需重复进行。

贝尔托莱漂白方法是一种甚合需要的改良。因为,当时动力织机已在纺织工业中站稳了脚跟。它的日益增长的产量需要一种比较迅速、可靠、经济的漂白方法。值得指出,詹姆斯·瓦特把贝尔托莱的漂白工艺引入了格拉斯哥。

查尔斯·坦南特又一次降低了漂白的成本。他在 1798 年用石灰乳代替苛性钾碱作为氯的溶剂。1799 年,坦南特用熟石灰取代石灰乳,于是,提供了漂白粉作为漂白溶液的代用品。漂白粉便宜而又有效,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漂白工业的迅速发展。刚才提到的漂白工艺进步仅仅影响到亚麻和棉,而不影响毛或丝的材料。纯碱不能用来漂白丝和毛,因为它要损害它们。甚至在十八世纪,丝和毛也仍然用古代就已应用的一种方法来漂白。略去各地在细节上的一些差异,漂白毛或丝的材料的工艺可介绍如下。材料用皂水清洗,然后使之干燥,最后让燃烧硫的烟来熏。这种古老的漂白方法今天仍在一定程度上为家庭用来翻新草帽之类东西。(参见 Nicholson: Dictionary of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Chemi-stry , 1808 , 辞 条“Bl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