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德化碑及其故事

大理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学家在苍山脚下发现了十几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从出土的新月形穿孔石刀、陶器和半穴居式房屋等,可知 3000 多年前的土著居民,已在这里过着农耕和牧畜的生活。从春秋战国、秦汉以来,这里与内地汉族人关系密切,交流频繁,并带来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代初期,大理地区建立了六沼(诏,彝语为王的意思),其中的蒙舍诏因在六诏的南端,又称南诏。唐王朝为打击吐蕃在洱海地区的势力,支持南诏王皮逻阁,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用武力征服其他五诏,占据了整个洱海地区,并在太和城设都,建立了奴隶制地方政权南诏国。

大理城南太和村村西,是南诏国都太和城遗址。那里现存南北两道古城

墙遗址,北城墙西起苍山佛顶峰脚,东至洱海,长约 2 公里。南城墙西起五

指山北麓,东至洱边村,长约 1 公里多,两墙之间相距 1.5 公里,太和城便

建在其中央名叫佛顶坡上。遗址立有一块“南诏德化碑”,是 1200 多年前的

古碑。它高 3.02 米,宽 2.27 米,厚 0.58 米,细腻如玉的青石面上,镌刻了

3800 字,行书记述了南诏和唐朝关系的历史。这块珍贵的古碑,已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开始,南诏国向唐朝称臣,往来甚密。可是到了天宝年间,由于唐玄宗昏愦,宰相杨国忠专权,他们的穷兵黩武政策,给这里带来了连年的战争。天宝八年(749 年),面对唐军压境的威胁,南诏王阁逻凤带着妻子去

拜谒云南太守张虔陀。想不到这个骄横的边官不但乘机敲诈勒索他,还调戏了他的妻子。阁逻凤一怒之下,起兵复仇,攻州夺县,张虔陀被逼饮鸩自杀。

天宝十年,唐玄宗发兵攻打南诏,阁逻凤谢罪请和,不允,无奈被迫应战。他打败了朝廷的远征军,差一点活捉了率兵的鲜于仲通。当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蛮子朝歌》中,描写了这一战役:“鲜于仲通六万卒, 征蛮一阵全军没,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

然而,权奸假奏捷报,俺盖了败绩,还给败将鲜于仲通升了官。于是又有了天宝十三年的 10 万大军的南征。不过,长途跋涉加上瘟疫,使这次远征

败得更惨,连主帅李宓也被抓住沉江而死。几次征战,前后死者达 20 万。对此,白居易在《新丰折臂翁》诗中怒斥道:“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皆云前去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面对累累尸骨,南诏王下令收葬,在西洱河边建了“万人塚”。相传虽然立了塚,但每到天阴雨湿,“冤鬼”哀叫之声不绝。直到明代邓子龙路过这里,在碑上题诗:“唐将南征以捷闻,可怜枯骨卧黄昏。惟有苍山公道雪, 年年披白吊忠魂。”据说“冤鬼”得此慰藉,怨声乃止。这些诗文恰好表达了人民大众的真挚思想和感情。

不过,即使在民族之间的攻占杀伐的历史中,也留下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话。

在攻打张虔陀时,阁逻凤俘虏了西沪县令郑回。他非但不杀不辱,还叫自己的儿子、孙子拜郑回为师。后来,孙子异牟寻继位,让郑回当了清平官

(宰相),对他言听计从。正是由于郑回的斡旋劝说,南诏复称臣于唐,多年的征战结束了。接着又有了嫁女联姻和互派弟子留学等友好交流的史实。相传,著名的“南诏德化碑”,便是郑回所撰。

前面提到的李宓将军,他被沉江而死后,后人却为他塑像立庙,他和他的一些部将还成了当地的本主神,一直享用人间的香火。据传,唐军全军覆没,确有一部分战死,但更多的是逃散或当了俘虏。他们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了当地民族的一部分。相传,李宓的孙女,还与南诏大将段宗牓结婚, 也成了被奉祀的本主之一。这些都表现了南诏人民的宽容大度和对民族和睦的诚挚。

作为历史的镜子,“南诏德化碑”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大概就是吸取了这段沉痛历史的教训吧,其后的历代帝王基本上都对这里采取了息事宁边的政策。民族和睦与交流,使大理成了物阜民丰、文化发达的地方。

今天,各族人民更团结了。当年连年征战的古战场龙尾关,变成了工厂、学校、商店、机关林立的下关市。而唐代万人塚附近的西洱河上建起的三级水电站,也是白、汉等民族同心协力的结晶。从这里发出的强大电流,照亮

了西南各族人民的光辉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