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阿注婚姻习俗

泸沾湖畔纳西族摩梭人的婚姻习俗甚为奇特。这里的绝大多数成年人部各居母家,男不娶,女不嫁,男女之间只建立一种偶居关系,由男子夜宿女家,第二天早上再返回自己的母家。由于偶居男女之间彼此互称“阿注”, 意即亲密的朋友、伴侣,于是,人们称之为“阿注婚姻”。

他们的婚爱方式很特别。男女相识后,一般由男子主动求爱:有托亲友转送礼物和表达爱慕之意的;有当面向女子表示交友之情的:“你今晚该有空了,我到你家玩可以吗?”“我们交个阿注好吗?”倘不反对,便可赠送头帕或腰带和其他装饰品,作为爱情的信物。于是,不必办什么手续,也无须举行任何仪式,男男女女便可在田间、野外或草棚度过甜蜜之夜。后来, 交往多了,男子方可上女阿注家走婚去。

起初,走婚还得避人耳目。男子按照事先约定的暗号,晚上去女家敲门, 或往房顶上扔石子,或学鸟叫、虫鸣。这时,家中长辈和与此无关的姐妹, 皆不理睬,更不会干涉,只有约会的女子才能出来开门,接待自己的阿注。他俩当晚同居后,男子第二天早上返回母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双方感情深挚,愿意继续作为伴侣,而女方长辈也觉察出来并表示欢迎时,他们便可公开彼此的阿注关系了。这时,男子依俗要给女阿注赠送上衣、头帕、鞋等礼物,还要给她的母亲、舅舅送些盐巴、茶叶及其他见面礼。于是,男子可以公开走访女家,甚至带上行李到阿注房间住宿。但是,无论怎样亲密, 依照这里的习惯,男子早上就得离开,仍回自己母家生产和生活。

此后,他们既可继续往来,也可一刀两断,彼此另找新欢。男子不再到女家走婚,或把行李带走。女子不开门接纳,或事先对男方说一句:“明天你不要来了。”这就算结束了阿注关系。

解除阿注的关系,或因感情不合,拌嘴打架,或因一方有了新的阿注, 或因性生活不协调,或因男子不按常规送礼物,以及男女一方身体生病,母亲、舅舅、姐妹反对,等等。阿注婚姻这种轻易离异的特点,在青年时期较为突出。因为阿注之间,彼此都以单纯的性生活为需要,双方并无共同的经济基础,更无共同建立的家庭。他们即使生了子女,但由于父亲压根就不知是自己的子女,或者知道后由于子女与生父关系冷淡,因而,父亲也没有抚养子女的义务。

对此,民俗研究者认为,泸沽湖畔摩梭人的阿注婚姻,属于对偶婚的早期阶段。同时,这里的阿注婚姻中,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群婚的遗迹。

在摩梭人日常的田间劳作,上山砍柴,放牧牛羊,赶街串亲,以及民间节日和村社聚会,都是男女之间结交阿注的好机会。比如,秋收打场,男的站一排,女的站一排,他们挥动梿枷打稻谷,并合着连枷起落的节拍,边打边唱。这时,他们都在各自物色自己的意中人。待唱到高潮时,男子“啊嘿” 一声,放下梿枷,忽地上前抢走女子的毛巾擦汗,或夺下她们的头帕、腰带。如果对方不要回物品,这就意味着可以结交阿注了。

秋夜,妇女们在村中场院烧起篝火,边绩麻边唱歌。这时,一群男子相约躲在一旁,物色自己的对象。随着“啊嘿”一声,他们便奔向各自的意中人身边,耳语求爱。如果女子喜欢他,便悄悄带着他回家宿夜去了。倘若不中心意,她就挪动板凳,不和他坐在一起。这时,遭到拒绝的男子只好知趣地乖乖走开。不过,她门一般都会依俗允诺的。对女人来说,倘若姐妹们都回家了,而自己却无阿注眷顾,孤零零地在那里绩麻,心里也不是滋味的。节日欢聚,或半路相遇,一群男子碰上了一群女子时,男子会齐呼“啊

嘿嘿”,向她们打招呼致意,并以语带双关的歌唱来试探她们的态度: 不吃盐呀身体软,

不喝茶呀嘴巴粘; 白盐不见面呀, 空有茶罐火上煎。

女方一听,常常依例答以“啊嘿嘿”,并以歌答道: 东山的杜鹃开了花,

西山的百鸟儿唱开了; 会说话的鹦哥红嘴壳, 谁知你看中哪一朵?

她们歌中虽带刺儿,说男人是红嘴鹦哥,心口不一,实则是在试探是真情还是假意。倘若她们站在原地不走,这便是相许了。于是,男方椎派一位能说会道者为代表,带着同伴们取下来的戒指、手镯、腰带等信物,与她们接谈,逐一介绍信物的主人。如果哪个女子喜欢某一男子,便收下礼物,并将自己身上的一件物品交他带回。就这样,他们便结成了阿注。

永宁温泉乡的温泉,也是人们结交阿注的场所。男男女女在热水塘里同池共浴,互相嬉乐,而后便相邀上岸野餐。入夜,阿注们一对一对地在温泉附近野地露宿了。

一些村寨还存在着互婚村落。即甲村的男子与乙村的女人结交阿注,乙村的男子与甲村的女人成为阿注,等等。

泸沽湖一些村寨中,还有过同母兄妹之间、姐弟之间结为阿注的等辈血缘婚,以及舅舅与甥女互结阿注的非等辈血缘婚。不过,这已是极少有的例

子了,而大多数摩梭人对这种更为原始的氏族血缘婚姻,也是禁止的。他们责骂这是“脸上长了毛”,即兽类的意思。同时,在母系家庭中,对每一位成员自幼便进行教育,使他们知道,大家都是同一血脉,要他们终生相依为命,另一方面又要男女之间彼此不苟言笑。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起居、吃饭、祭祀、举行成年礼,皆以火塘为界,女子全在火塘右边与女柱之间,男子则在火塘左边与男柱之间。男女界线分明,目的也是为了杜绝氏族内的血缘婚姻。

摩梭人结交阿注,一般不受年龄、等级、地位、财产和民族的限制。因此,那些美貌、体健、聪慧、能干的女子,都有十几个乃至上百个男阿注, 她们还以此来炫耀自己的人品和本领。而她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也引以为荣, 并且可从上门走婚的男子那里得到作为礼物的衣服、盐巴、茶叶和钱财。农忙时节,他们还能多几位帮忙干活的劳力。

青年男女的阿注都较多,而到了中壮年时,通常要找一个较公开的长期固定的阿注,外加几个半公开的临时阿注。有趣的是,被摩梭人奉为至尊的干木女神,也有许多男山神为伴侣:瓦如卜拉山是长期固定的朋友,临时的则有哈瓦山、则枝山、阿沙山和何底比古雪山。由此可见,结交阿注是被摩梭人视为天经地义的。

当然,阿注多了,难免会有两个男子上门走婚的时侯。这时,依照本地的习俗,临时阿注要让位给长期阿注;若都是临时阿注,那么,后来的人要主动让位给先到的人。万一发生纠葛,村人往往指责违俗的临时阿注。

由于受到周围民族婚姻的影响,摩梭人的婚姻形态也有了变化。现在, 除了在女方居住的男子走访婚,还有女方走访男阿注的“安达”婚,以及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等多种婚姻形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知道阿注婚姻的落后和弊端。于是,已有不少人自主自愿地到人民政府办理登记结婚手续后,举行正式婚礼,组成了一夫一妻的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