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龙门
三清阁和龙门,这是西山公园最奇险最壮观的景点。凡到昆明的游人, 大概都会慕名前来游览。
从太华寺出来,经过人民音乐家聂耳墓,沿着盘缠山腰的公路南行,不久便遥见在怪石鳞峋的石崖上,有一处饰以丹青的亭阁——三清阁。游人离开公路,踏上曲径,登上 72 层台阶,穿过三清境石坊,过了罗汉石崖,便到达三清阁了。
三清,这是道教三位最高神仙(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天清道德天尊)所主宰的三仙境,即道家神仙居住的最高仙境。这,里的三清阁, 初为元代梁玉建造的避暑行宫,后改建为寺,名“玉皇阁”。明代又改建为上下连缀共九层的海涯寺。清代道光年间修复扩建,从三清境石坊到老君殿等十多槛殿字,基本上是那时留下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修缮,使这座道教洞天更加雄伟壮丽。
游人登楼,凭栏远眺,但见万里长空与茫茫滇池,海天一色,昆明城池历历在目,颇有凌虚之感。于是,人们又称三清阁为凌虚阁。为此,有人曾为三清阁北侧的飞云阁撰一联:“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 城廓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做金碧湖山。”槛联作者仅用 84 字,便把飞云阁周围的景色和个人情怀,描写得如此精采。
从飞云阁上去,过了吕祖殿,便见一座巍峨的“凌宵宝阁”坊。有趣的是,在前面的石崖间有一泉他,水甚清澈。相传,明代道人赵羽士在此修炼, 他饮用的水,全靠一牛从山下驮来。20 多年后的一天,这头老牛忽用前蹄刨蹴山岩,脚下神奇地冒出涓涓泉流来。但,老牛永远倒下了,它僵卧的地方却突然凹陷成池。于是人称这是“孝牛泉”。其实,细瞧泉池,有大小二孔, 每边长二尺多,周围皆有、钎凿的痕迹。可知此乃人力所为。这个神话故事只是表达了山高缺水的人们对水的愿望而已。如今,这里已用水泵抽水上山, 不再望池兴叹了。
从三清阁上行,经过一段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的岩石走廊、隧道,便来到
了一座方形石室“慈云洞”。石室后厅正壁石崖上,雕刻了送子观音像,左右两边还各有骑龙跨虎的石雕神像。在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主宰人间的生育,向她顶礼膜拜便可得于嗣。从前,那些婚后未育妇女来此烧香祷告,以求得一男半女。
慈云洞是清代乾隆年间西山附近下渔村的吴来清所开凿。这位贫苦农民出家后,常在昆明城内和四郊修桥铺路,以利行人。那时,慈云洞下边,原有一座在石崖上架木构筑起来的朱家阁。游人登临,须手攀铁索走在木栈上, 心惊胆战。于是,当有人建议他为西山朱家阁开凿石径,另辟洞天,以消除百姓的艰险时,他便欣然接受了。从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开始,他一锤一钻地凿了起来。经过 15 年的艰辛劳作,他先开凿了三清阁上的老君殿旧石室,接着又开凿出这段石道和慈云洞。于是,游人不再凌虚抓索而行了。慈云洞立着的一块清朝道光年间镌刻的《重修慈云洞吴道士功行碑记》,记载了这位道士以一人的辛劳换来万众便利的善举。在老君殿和慈云洞里的许多题诗,也赞颂了吴道士的艰苦卓绝的精神。一位名叫那文风的彝族文入作诗赞道:“万钻千椎显钜才,悬崖陡处辟仙台。何须佛洞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凿开。⋯⋯”
出慈云洞,沿着在绝壁上凿出的隧道,过“云华洞”再前行三四十米, 便到达了俗称龙门的达天阁。据载,从慈云洞到龙门牌坊的石崖隧道,是吴来清死后由昆明人杨汝兰筹划,延聘艺人、石工凿刻的。后来,昆明进士杨际泰参与此事,招募工匠艺人继续开凿,直至凿成达天阁为止。石工大都来自西山脚下的龙工庙村,他们腰系绳索,悬吊半空,在万丈陡崖上挥锤凿崖, 其艰苦之状不难想象。据传,当时只要凿到一升石碴,便可领得一升大米为工钱。总之,从吴来清开始,前后经过了 72 年的努力,最后才完成这一艰巨工程。
慈云洞、达天阁的凿石,不但工程浩大,雕工也甚为精细。例如,龙门牌坊,就着石崖雕出龙头、圆柱和衔梁等,并装饰傅彩,金碧辉煌。达天阁石室,宽、深各 5 米左右,顶棚雕有一株硕果下垂的仙桃以及祥云、仙鹤。洞内的神龛、神像、香炉、花瓶和门洞、槛联、碑刻,全是在石崖上精雕细搂而成的。特别是正壁神龛上,雕刻了魁星、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三尊神像, 形象生动。端居正中的魁星,高约 1 米,他右脚踏鳌酋,左脚上抬蹬升斗, 左手横胸擒龙,右手高悬朱笔。魁星,本为中国古代天文观象家划分的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奎星”。汉代认为“奎主文章”,后来,遂成主宰文运兴衰之神,并改“奎星”为“魁星”,塑像以把,民间传说,倘被魁星手中的朱笔点中者,便可望在科举考试中步步高中,独占鳌头,金榜题名,登科进仕 J 准知达天阁的石刻艺人雕刻魁星朱笔时,不慎将笔凿断了,尽管后来补了上去,毕竟留下了缺陷。特别是有些迷信者认为,既然朱笔断落,何以提笔点十?岂不是给云南学子的科举仕途带来不祥之兆吗?这位石刻艺人为自己不可挽回的失误而悔恨莫及,一气之下便从刻石平台跳进了滇他。
大概因为有这种不祥之说,从前每到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昆明士子纷纷相携登临龙门,一来登高赏花,观景,饮酒,题诗。二来借以消灾避祸, 并希冀自己喜登龙门,真能像:“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那样,考试高中,名登金榜,仕途腾达。
今天,谁也不会把自己的前程寄托在一次登高旅游上面了。不过,秋高气爽,游览龙门胜地,凭栏俯瞰滇池,远眺昆明和呈贡、晋宁城乡景致,仰
望蓝天白云,此间良辰美景,雅趣豪情,的确令人胸襟为之大汗。
从前,游人登临龙门,常为狭窄得须侧身而过的凿石栈道而担惊受怕和阻塞误时,为方便游客,1984 年新辟了龙门迂回栈道。这样,个仅增加了龙门出口,使游人畅通无阻,还为西山增加了一个新景点——比龙门高 100 米的龙门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