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木土葬·
这是明代以后受汉族影响而形成的葬式。用棺木盛殓死者时,先要用柏枝、檀香煮水洗尸,再穿上寿衣。据说,未用檀香水洗尸的,其“灵魂”不为祖先所收而成孤魂野鬼,便会给后代带来麻烦。一般地方在堂屋设置灵堂, 用两条长凳垫着棺木,灵前点起长明灯;摆上祭品。灵堂挂满挽联和甲纸帛糊制的“白鹤”、“金山”、“银山”及纸做的日常用物。堂屋、天井铺上稻草或松毛,以供遗属和亲友吊唁时坐卧。遗属和唁客还在灵堂唱起“守灵歌”,颂赞死者勤劳、节俭的一生,叙述祖先开垦荒地、营造房屋、狩猎、牧畜、织布、酿酒等历史。
有的地方在停尸吊唁期间,还有献水、奠酒之俗。前者是在棺木前放一碗水,由“毕摩”的助手边唱“献水词”,边用一枝金竹叶蘸水洒祭。后者是每天早晚由“毕摩”唱诵“奠酒词”,并用养麦酒祭奠死者,以劝死者的“灵魂”放心地去祖先发源地居住。
第三天出殡时,途中还有一次又一次的路祭:送葬者用长凳停放灵枢, 众人绕棺唱歌跳舞,直至上山安葬。
在彝族丧葬习俗中,最具特色的还有“指路送魂”和“冷丧设灵”。 指路送魂,彝语叫“搓比”,汉语称为“开路”。彝族认为,死者灵魂
不灭,而且其魂魄有三:一个被送回祖先发源地;一个守居坟地;一个留住家堂。祖先居住的“仙界”,为“不冷不热,不饥不渴,不黑不暗”之地, 但是,要去那里路程遥远,“鸟飞要三天,马跑要三年”,加上途中山川阻隔,艰险重重,故而需要“指路送魂”。
送魂一般在火化或安葬后一个月进行,也有延至数年或更久才举行的。这是由死者的遗属办斋场,请“毕摩”念《送魂经》,一则追忆死者的功德, 二来给死者指明返归祖先发源地的路程。随着“毕摩”的诵经,亡灵似乎可随之翻山越岭,过河渡江,一站一站地前行,最后到达目的地。这实际上是在告诉老百姓,要记住彝族的族源和先民的迁移路线。
最后,“毕摩”还要为遗属招魂,劝他们不要因为过分悲哀而失魂落魄, 而要振奋精神,担当起教养儿孙后代,耕田放牧,种麻织布的责任。
前面提到,彝族认为死者的三个灵魂中,有一个是留住家堂的,因此便要举行仪式,以安置供奉的灵位。这一仪式叫“冷丧设灵”。
在凉山,“毕摩”念完《送魂经》后,取出一根 5 寸长、手指般粗细的树枝,一端劈开一小缝,夹入少许竹根(因竹子在彝族先民迁移中有过救命之恩,故而感恩不忘)和碎银子,再用绿线缠好(如死者是女性则用红线)。这便是亡者的灵牌了。随后,由“毕摩”举着灵牌,遗属带上猪、鸡、鸡蛋、
荞麦等祭品,来到火葬场。他们在火葬场插上许多柳树枝,摆上各种供品。最后,由“毕摩”诵一番经,便认为已把死者的“灵魂”附于灵牌上了。于是,家人把灵牌供于灵房的墙上,以示请回了祖先,可以保护家人安宁。
若干年后,当死者的老伴也去世时,还要再做一次“冷丧”。凉山彝区称之为“作帛”。这时,家人要请“毕摩”念经,宰羊杀牛,宴请亲友、村民。“毕摩”念经之后,孝子将象征两位亡灵的灵牌,放进一个用桦木做的长约五寸的小棺木里。最后,孝子背负着这个小棺木,送到人迹罕至的岩洞里。这时,全部丧葬活动宣告结束。
彝族葬俗中,有追忆先祖,不忘民族之根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但也杂有封建迷信成分,而且费用铺张。因此,有些传统葬俗现在又作了改革,并渐趋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