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婚”
傣家青年的恋爱择偶是自由的,只要男女双方都满意,父母又满意,便可成婚。但如父母极力反对,在一般情况下,青年们也尊重父母的意见,而另择配偶。过去,双方青年虽然求得了父母的同意,但往往在一些具体协议上,有时要受到一些旧观念的制约,从而使青年的纯真婚姻受到挫折。例如, 女方父母可能在彩礼问题上与男方父母发生分歧,青年们纯真的婚恋,可能为此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这时青年的近邻和善良的知心朋友们,就会出来设法帮助他们结成美满婚姻。于是,双方的朋友们串通在一起,设计出一个别开生面的“抢婚”仪式。
“抢婚”时,男方好友们成群结伙地埋伏在预先与女方好友及新娘约定的地点。当新娘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约定的地点时,男方队伍中便发出一声暗号,随即,男方众人蜂拥而上,抱起新娘就往男方家跑。随后,女方友人便结队边追赶边高喊“抓贼”,作出反抢的声势。实际上这门亲事早已被双方近邻好友们所承认,所谓“抢婚”,也不过是半真半假,帮助有缘的青年摆脱困难局面而已。
新娘被抢到新郎家之后,女方父母在彩礼上可能还不罢休,但“先斩后奏”之后,事情往往好办多了,这时,双方的乡亲们就会主动出来调解。他们将按照传统习俗,由男方父母搬来一块很大的石头放到寨前,这石头就代表女方向男方所要彩礼的重量。再由男女双方亲友参加调解,调解人用锤子敲掉一些石头,表示把彩礼的重量减少一些,求得双方同意。调解人一直把大石头敲得不大不小,表示彩礼不多也不少时为止,这样使双方父母都能接受。然后,男方就按照大家定下来的彩礼重量,如数把彩礼交给女方家。最后,便可按照传统习俗举行正式的婚礼仪式。
从前,西双版纳其他少数民族中,也常有类似的“抢婚”,有的安排在晴天的月夜或在欢乐的歌舞中“抢婚”,极为热闹、风趣。如今各民族男女青年的婚恋更加自由,这种带有戏剧性的“抢婚”形式就很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