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对歌的夜生活
位于怒江东岸的六库,地势略为开阔、平坦一些。近十几年间,一幢幢新楼房在河谷、山坡拔地而起,俺映在一条条林荫道旁的是政府机关、商店、银行、邮局、医院、书店、旅店、剧院⋯⋯临街的集贸市场,熙来攘往,远近的傈僳族村民,用竹篓背着药材、蔬菜、猪娃、鸡等农副产品,在这里摆摊设市。沿江筑起的防洪大堤,既阻挡了雨季奔腾咆哮的洪水,又栽花种果, 成了此地特有的滨江长堤公园。从前,这里江边杂草丛生,瘴气弥漫,只在山坡上有几幢土司衙门和 40 来户人家的小村寨,如今已发展成为近万人的边疆新镇了。于是,地图上出现了它的名字:六库,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首府。
关于六库地名的由来,当地有几种传说。一种说法是,这一带周围有六座山峰,每座山峰里都有一座藏了丰富珍宝的宝库,故名六库。倘能找到开
启宝库的钥匙,怒江百姓便能过上好日子。当地白族人说,从前这里出没着各种飞禽走兽,土司常令猎户在这里放置套扣猎鹿,便称这里是“鹿扣”。六库一名,便是由“鹿扣”的谐音转变而来的。其实,六库之名源于傈僳语。相传,这里河边有一个经常往外冒水的洞穴,傈僳人称它为龙洞。六库便是傈僳语龙洞的汉语音译。
怒江峡谷的垂直立体气候,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尽管远处峰顶积雪皑皑,而位于河谷的六库却冬暖夏热,是一派亚热带风光:春天,这里姹紫嫣红,攀枝花盛开似火;夏日,芭蕉、甘蔗, 郁郁葱葱;这里常年都有木瓜、香蕉、枇杷、芒果、柑桔等亚热带的瓜果上市⋯⋯
然而,谷底的气候闷热难耐。于是,每当夜晚江风徐徐吹来时,人们都去江边纳凉。这时,江边便不断传来阵阵歌声。只见三五成群的小伙子,右手托腮,在对岸向这边高歌。这边的姑娘们,挽臂扶肩,正与他们对歌。高亢、激越的曲调,在河流上空飘荡着。
这里向来就有隔江对歌的风俗。除非下雨,几乎每晚都要唱到深夜。慢慢的,对歌也成了比赛输赢的民族活动。男女双方各在江一边,大家即兴编词,一问一答,谁对不上来,谁就输了。如果男的输了、他们便把从外地换回的花布、食盐、首饰送给女方。倘若女的输了,则将自己织造的头帕、绣花挎包送给男方。听说,有些旗鼓相当的,竟连着对唱六七个夜晚还分不出胜负呢!当然,对青年男女来说,隔江对歌也是他们结交、择偶的好机会。尤其是那些文思敏捷,能快速编词及歌声动人的姑娘和小伙子,更能获得对方的青睐。作为外地旅人,虽听不懂他们的歌词,但看着青年人隔着汹涌澎湃的怒江,借助高亢的歌声表达彼此的心底恋情,也不禁令人为之激动不已。
关于对歌的由来,本地流传着一个悲怆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河东的拉尼与河西的玛米,经常在劳动中隔江相见,久而久之便产生了爱慕之情。可是,那时怒江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无法相会。虽然他俩天天隔河对歌, 互诉衷情,然而歌唱解除不了他俩心头的苦楚,终于先后郁闷而死。乡亲们把他俩埋葬在江边对歌的地方。
奇怪的是,第二天两座坟顶都各自生出一株龙竹,而且长得特别快、特别高。不久,这两株龙竹的梢顶纠缠交合在一起了。于是,人们说,拉尼和玛米生前不能结合,死后也要变成龙竹,枝叶相交,永远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