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火习俗
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在彝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火的神话故事和诗篇,记录了彝族先民用火的历程和崇火古俗。今天,彝族人民中还沿袭着种种崇火习俗。
用火,这是人类的巨大进步,它使人类与动物界区分了开来。在彝族创世纪史诗《勒俄特依》中,便有人创造了人类的篇章:
天上坠下一火球, 掉在恩接介列山, 烧起熊熊大火,
⋯⋯
白天烧得黑烟滚滚。夜晚烧得火光闪闪, 天是这样烧,
地是这样烧,
为了创造人类烧, 为了诞生祖先烧。
远古人类的取火方法,最初来自雷击起火,后来又学会了摩擦起火。流行于红河彝区的史诗《阿细的先基》,也有雷击起火和摩擦起火的诗句:
天上打起雷来,
有一样红通通的东西,
从天上掉下来,
⋯⋯
姑娘和儿子们, 在旁边的树蓬里, 折了些小树枝, 拿来撬老树,
撬着撬着嘛, 撬出火来了。 人们有了火, 会把生的肉, 烤成熟的吃, 会把生的东西, 烧成熟的了。
最有趣的是,在楚雄彝族神话诗中,彝族始祖阿普独摩不仅用击石法取火,而且用火使人类学会了说话:
有一个人王, 有两只眼睛。 世界上没有火, 他造出火来。 他吃不动果子, 用石头打,
打出火来啦。
然而,由阿普独摩与仙女婚后生下的 18 个男孩和 18 个女孩,竟是天天只会围着火烤火,而不会说话的哑巴。怎么办呢?又是神
奇的火,使他们说了话: 山中砍棵竹,
烧在火塘中,
轰的一声竹爆炸,
火星四散烫着小哑巴, 你叫声“阿子子”, 我叫一声“阿抖抖”
⋯⋯
一群哑巴说了话。
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温暖、熟食,摆脱了野兽的攻击⋯⋯彝族先民还有把火用于狩猎、农耕、畜牧、医疗等等。比如,他们白天发现野兽后,便在峡谷的三方堆积树枝,夜晚点燃火堆。当野兽朝无火的方向逃跑时,便成了等候在那里的猎人的猎获物。他们还在野兽栖息的洞口点燃火堆,用烟熏兽,以便捕捉。若洞藏猛兽,他们便燃烧那些有毒的树枝和草类,使猛兽中毒无力而易于捕获。彝民还有火烧荒,既烧死了害虫,烧松了土块,还用灰烬当肥料。当他们生了病,或腰酸背痛,关节发炎,他们便用拔火罐的方法来消炎治病。彝民还用这种方法为骡马治病疗疾⋯⋯
在凉山,彝家堂屋的火塘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在火塘上烧水做饭,围火吃饭,待客聊天。夜晚,他们在火塘周围铺上垫子,用羊毛披毡“查尔瓦”一裹,便蜷缩着身子依偎着火塘入睡。还有,少女成年
换裙,青年男女订婚完婚,为老人祝寿等人生仪礼,也在火塘边举行。
正因为他们一生都离不开火塘,于是便产生了对火塘的崇拜:任何人都不得从火塘上跨过,也不得绕火塘而行;不得向火塘吐痰和扔骨头、菜渣等秽物;不得往火塘泼水;甚至连支锅的铁三脚架或支锅石也奉若神明,不得用手触摸⋯⋯
彝族把火视为驱邪消灾和带来吉祥幸福的神圣之物。因而,在节日里, 人们烧起篝火,围火弹琴唱歌,踏歌起舞,尽情欢乐。特别是在火把节,村寨要扎起大火把,家门前要烧火堆,人人手持火把在屋里屋外、村里、田头燎照和巡行,就是希冀用火来辟除灾难、疫病乃至口角不和,带来稻谷丰收, 六畜兴旺,子孙繁衍,村寨安宁。对火的崇拜,还使他们离开人世时,也要有火为伴。在火葬中让魂归祖宗发源地。而家人为死者设置的灵牌,则要安放在火塘旁边的正面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