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门与坐家·
第二天,新郎便依俗陪着新娘和送亲人一块回娘家去了。
与汉族地区新人回门,必须于当日双双返回男家不同,彝族新娘回门后便在娘家住下不归。丈夫只是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节,可以接妻子回家住一些日子,这时他俩方可同居。直至有孩子之前,她一直长住娘家。于是,人称这种不落夫家之俗为“坐家”。
据研究,彝族这种种奇特的婚俗,是古代彝族抢婚的遗风:古时抢婚多在黄昏日暮进行,故有新娘须在日落才进男家的习俗;迎亲者在女家所遇到的棒打、水泼、卸马鞍等,这是对抢婚者所进行的反抗;迎亲要背新娘而行, 特别是过河时绝不让新娘衣鞋沾水,亦是防范被抢女子轻生投水的措施⋯⋯
研究这些抢婚遗俗,可揭示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历史轨迹,反映人类社会围绕婚姻制度的变革,以及母系制的逃婚和父系制的抢婚所进行的斗争。于是,有人认为,新娘出嫁前夕的通宵“哭嫁”,实为对母权社会的挽歌。而“不落夫家”之俗,则是对母系社会留下的一点温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