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三灵——白族的狂欢节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的“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绕桑林”。绕,白语“观”,乃“逛”的意思,这是大理白族一年一度的民间狂欢节。“三灵”,指的是白族民间信仰中的三位与建立古国有关的神话人物,即被奉为本民族主神的“建国皇帝”,而供奉三种的庙宇,白族称之为本主庙。“绕三灵”是白族民间对古代祖先创业功绩的追念。

节日第一天,来自各个村寨的几十支狂欢队伍,都先到大理城东门外的本主庙集中。每支队伍前面有两位上了年纪的男人作领队。他俩头缠白布帕, 身穿白布对襟衣,外罩黑领褂,下身穿彩绸长裤,脚登系有绒花的绣花鞋。他俩同时手持一挂有红彩绸和葫芦的柳枝,一人右手扶柳枝,左手拿着佛尘。另一个左手扶柳枝,右手甩着一条毛巾。他俩边唱边舞,唱词幽默,动作诙谐。

在他俩带领下,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村众,皆排成长队,一边歌舞一边行进。他们中的小伙子,或敲锣打鼓,或吹着唢呐,还有敲着八角鼓、双飞燕的。姑娘们则打着叮当作响的霸王鞭,还有吹奏木叶、唱自族调、花柳曲调的。队伍中还有许多上了年纪的白族妇女,她们身背简单的行装,从很远的村庄赶来参加盛会。她们沿途也尖着嗓子唱白族调,或咏唱自己村寨的本主,或即兴编词描述沿途风光,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按照传统习惯,这一支支狂欢的人流,第一天先逛到被称为“神都”的五台峰下庆洞庄的本主庙圣源寺。大家在这里朝拜苍山神以后,便围聚在林间空地,烧起篝火,野炊聚餐。餐毕,众人又围绕领队手中的柳枝,歌舞欢游。待夜幕降临后,他们方在林间露宿过夜。

据说,他们朝拜的第一灵是苍山神。相传,古代大理是一片汪洋泽国, 白族先民注在苍山林莽里,尚处游猎阶段。每当狩猎归来,他们认为这是苍山神的恩赐。于是大家烧起簧火,烧烤兽肉,待祭过苍山神以后,大家便边吃肉边唱歌跳舞,绕着山林尽情玩乐。这就是“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的由来。

另一种说法是,洱海水向东退去,苍山下出现了一片陆地,白族先民便搬到平坝居住了。这时,被封为“建国皇帝”的西天护法神住在庆洞庄,他教民围垦造田,种桑栽柳,纺纱织布。每逢四月采桑时,村民便和建国皇帝一起,边采桑边唱歌跳舞,从此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绕桑林”盛会。其实, “建国皇帝”及大理国主段思平的祖先段宗牓,被封为“一德天心中央皇帝”, 并被周围 71 个村庄的村民奉为本主神.并成了大理地区的神中之神。

第二天,狂欢的人们从“神都”启程,像一条长蛇阵似的向南朝洱海边的河涘城行进,朝拜这里的本主神段赤诚。杀蟒英雄死后,他被这里的村民奉为护村本主神。当晚,狂欢的人们在这里通宵对歌、欢舞。并向本主神祈雨。相传,有一年久旱无雨,眼看就要栽秧了,然而田干无水。心急如焚的村民在“绕山林”时,向建国皇帝祈雨。晚上,建国皇帝显灵来到他们中间, 赐给他们一个宝葫芦,叫他们到河涘城本主庙找洱河灵帝段赤诚。段赤诚拿

了葫芦到洱海装满水,让人们带回去。过了几天,当人们要栽秧时,果然天降大雨,村民及时栽秧获得了丰收。于是,有人又称“绕三灵”为“祈雨会”。第三天是“绕三灵”的高潮。人们拜别段赤诚后,继续沿着洱海边前进,

来到大理城郊的三塔附近的马久邑本主庙,朝拜这里的本主建国皇帝的公主和她的丈夫“保安景帝”。大家在这里尽情歌舞之后,于当天下午尽兴而归。于是,热闹了三天的“绕三灵”结束了。

从关于“绕三灵”由来的传说推测,这一民间歌舞狂欢活动,既与白族的本主神崇拜有关,也与白族先民的稻作生产关系密切。因为栽秧事关一年的农业丰歉,在生产力和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面对水灾旱魃的威胁而又无能为力,便产生了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祝愿五谷丰登的民俗节日活动。再说,“绕三灵”这种歌舞狂欢,也是在紧张繁忙的栽秧之前一种有益身心和村社团结的游春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