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感到很为难

1946 年 1 月。

午后的重庆,蒙蒙灰雾变得稀薄了,呈现出淡淡的乳白色,依着山势修筑的街道,像一条条曲折迂回的飘带,时而沿江婉蜒,时而飞上山岭。楼台房舍随山坡起伏,层层密布,高低参差,显露着膝陇的立体感。其中,牛角蛇的那幢小楼格外引人注目。

这幢小楼名叫抬园,有青松、懈树环护,两扇房屋铁门紧紧地关闭着, 门前荷枪站立着美国士兵,楼内住的是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乔治·马歇尔。

此刻,刚刚午睡了片刻的马歇尔正仁立在客厅的阳台上,双臂交叉,环抱于胸前,目光茫然地注视着那些灰苍苍的雾霭在密密的松针间流连悬挂, 心里却费劲地琢磨着这次意外的中国之行。

马歇尔是个身材高大、头发银白的标准的美国军人。虽然已经 66 岁了, 身板还挺得笔直,一身草绿色的咋叽布军装,整洁熨贴,胸前缀着五星上将的勋标。翘起的鼻子,浓重的眉毛,深深的一对眼窝里射出两道自信的目光, 微闭的嘴角时常挂着成功者特有的那种笑容。

乔治·马歇尔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尤宁敦,小时候是个公认的智力迟钝的学生,可日后却变得出众,而且形成了一种无论于什么,只要认为可行,就坚韧不拔地为之奋斗的性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出任美国联合参谋总部的陆军参谋长,为盟国的历次重大决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授予在美国只有寥寥几人才得到的五星上将军衔,成为功勋卓著的二战英雄战争结束后的第 6 天,马歇尔就慨然请求退休,但他获准后刚刚到达里斯堡自己新买的多多纳庄园,就接到杜鲁门总统的电话:“将军,你愿意替我去趟中国吗?”

“什么?中国!”马歇尔吃惊地反问了一句。 “是的,将军。”杜鲁门总统那浑浊而沉厚的大噪门透过银线从千里之

外的白宫传来,“我想请你去中国走一趟,以取代‘炮筒子”赫尔利将军的国共调解人之职”。

“哦,让我考虑之后再答复您,总统先生。”马歇尔放下听筒后,一边在客厅里踱步,一边抽着粗大的黑色雪前烟,沉思了起来。

马歇尔知道,赴华调解国共冲突,是一件很棘手难办的事。因为自从 1944

年 10 月赫尔利少将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开始,美国在华积极推行着一种扶蒋反共的缺乏明智的政策,把局势弄得一团糟糕。赫尔利来华伊始就很不明智地介入中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在中共的多次邀请下,赫尔利于 11 月 7 日前往延安,并与毛泽东、周恩来在“五点协议”上签了字。此时,中国共产党对美国政府和赫尔利寄予很大的期望,中共的合作政策,为美国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与余地来选择、决定战后的对华政策。但是遗憾得很,美国的决策者们并未能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把与中共的交往只是作为权宜之计。随着跳岛战役与原子弹试验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 1944 年 10 月举行的“莫斯科外长会议”上,苏联表示愿意出兵东北,这时在美国人心目中,中

国战场的作用骤然下降,史迪威将军被召回,在中国登陆的计划被取消。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政府便指使赫尔利放弃了由他签字担保的“五点协议”, 反过来和国民党一起演出一场逼迫中共交出军队、放弃根据地政权的双簧戏。

在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内部,有关对华政策争论的关键问题是,美国怎样才能有效地介人中国的国内政治,减少中国内战爆发的危险,促使中国更加团结一致地对日作战。尽管美国的军人和外交官们在对华政策的问题上从来都是莫衷一是,众说纷坛,特别是在支特中国国民党还是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从来没有取得过比较一致的意见,但他们都普遍认为华盛顿能够而且必须通过介入中国政治来增进自身的利益。

从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是中国两次国内战争的一个插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战争时期扩大了美国的在华利益,也为中国的党派提供了一个寻求美国支持的机会。围绕着中国政治权力之争,各派力量都在不断地进行互相竞争以确保他们与美的联系。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掌握着国民政府的国民党,在获取美国的金钱、军事援助、技术援助和政治支持方面当然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蒋介石成功地阻止了史迪威要把他拉下马的企图,但从这场争吵中,双方都醒悟到,那种以为双方利益恰好吻合的看法毕竟只是一种幻想,双方同时都为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而深感失望。

尽管中共的处境要不利得多,但他们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也渴望国际社会的支持。毛泽东和周恩来曾一再申明,愿以对日作战中实行多方合作的保证来换取美国的援助。但不幸的是,那些肯于听毛泽东意见的美国人, 或是职位过低,或是远离权力中心而无能为力,或是无法影响美国政策的决策人。当时毛泽东最大的希望就是把信息直接送给罗斯福总统本人,但他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特别是赫尔利的反共行动,彻底打破了中共领导人对美国寄予的最后一点希望。他不但中断了与中共的军事合作,清除使馆内部的反对派,而且回国去争取总统的支持,将美国对华政策纳入“扶蒋反共”的轨道。

1945 年 4 月 2 日,赫尔利公开宣称:“美国政府一定要全力支持蒋介石政府”,而“不支持任何军阀或武装的政党”。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新华日报》转载了赫尔利的讲话;同时在评论中给予批驳。这样, 中共和美国的矛盾公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