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 15 年之久的会谈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情况,中共中央特地把中国驻华沙大使王炳南叫回北京,让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前一阶段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情况。当他谈到“我们掌握着真理,对美国无所惧、无所求”的时候,毛泽东插话道:“我们要台湾回归祖国,怎么能就无求于美国呢?”

王炳南理直气壮地说:“台湾自古就是咱们中国的领土,是我们的地方, 美国无权霸占,他本该交还给我们,而不是我们去求他。”

毛泽东连连称赞,“讲得好,有骨气。不过,在同美国人会谈时,更应使用劝说的方法,可以对他们讲,你们美国是一个大国,而我们中国也不小嘛,美国何必为了一个仅仅 1000 万人口的台湾岛与 6 亿中国人民为敌呢?你们现在的作法究竟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呢?”毛泽东接着放缓语气说,“会谈中要多用脑子,说话时不要对美国人使用像板门店谈判中那样过分刺激的语言,不要伤害美国民族的感情。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都是伟大的民族,应该和好。”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再次让驻华沙大使王炳南出任中美大使级会谈代表。临行前,周恩来特地给王炳南写了一封亲笔信,对会谈的要求、步骤和策略等均作了重要指示。

在国际舆论的关注下,美国政府终于被迫指派了美国驻华沙大使雅各布·比姆作为重开谈判的代表,而且不再坚持会谈地点必须在第三国举行。这是它在鉴于台湾海峡出现危机、对于我方又不摸底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不作出的一次让步。

1958 年 9 月 15 日,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就在台湾海峡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开始了。

会场布置得既简单又考究。四张桌子排成一个长方形,双方代表分两边相对而坐,代表团团长坐在中间,两侧分别为各自的顾问和译员:

波兰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请中美代表团人席,双方代表互相点头致意。 比姆是一位有经验的美国职业外交家,沉着、冷静、头脑清晰。虽缺乏

幽默感,不善谈笑,但具有学者风度,颇像个大学教授。在与中国代表会谈

前,他已有过和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谈判经历,号称有和共产党人打交道的经验。

会谈开始后,根据周思来的指示,王炳南请比姆大使先发言。

比姆毫不客气地提出:“美国要求中国方面停止对金门、马祖几个岛屿的炮击。美国承认,中美长期以来对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存在着严重的争议, 美国并不要求任何一方在这个阶段放弃自己的意见,美国的目的是消除可能被对方视为战争挑衅的行为,否则,军事行动将可能扩大。”他继续用呆板的语调说:“中美的共同任务是缓和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

对于美方把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的责任有意推到中国方面的讲话,王炳南早已有所准备。因此,在比姆讲完后,王炳南平静地反驳道:“大使先生无权代表台湾当局讲话,也无权提出停火的建议。台湾及澎湖列岛是中国的领土,解放台湾和澎湖列岛是中国的内政,包括金门和马祖。中国在收复金门和马祖等岛屿后,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和澎湖列岛。中美之间没有打仗,根本不存在‘停火’问题,消除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关键在于美国军队撤出这个地区。”

比姆对此只能处于尴尬的境地,无法反驳。

后来,中方又提出了双方共同声明保证不诉诸武力威胁或者武力的建议。但是,中方这一和解性方案却被美方无理拒绝。美方在对案中提出要中方放弃对金、马“使用武力与武力威胁”,而美方将设法使金、马“不被使用于对大陆或其他沿海岛屿进行攻击或其他挑衅行动”。这实际上是要在中国大陆和金、马之间划一条永久停火线,以便实现其割裂中国领土和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这种方案理所当然地遭到中方的坚决拒绝。

在经过一段程式化的会谈后,9 月 30 日,在第 78 次会谈时,比姆提出了一个由杜勒斯亲自精心起草的、也是他在中美会谈中最后的“作品”—— 中美会谈声明草案。“声明草案”开头用一种平行的格式说明中、美各自对台湾问题的看法,还写上苏联支持中国。接着,这个草案便进一步提出,中国政府应停止对金门、马祖的军事活动。

同一天,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进一步表示,如果中国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马。其意仍然是要在台湾海峡划一条永久停火线,所不同的是这次把金、马划在这条线以西。美国以这种“退一步”的办法,使其侵占台、澎的行为合法化,至此美国把台湾海峡两岸割裂开来以利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更加暴露无遗,这不仅是中国政府所绝对不能同意的,就连蒋介石对此也极为不满,大骂美国对不住他。

鉴于此,中国政府及时调整了部署,决定让金、马暂时在台湾当局手中。10 月 6 日,由毛泽东亲自为国防部长起草的《告台湾同胞书》召开发表,指出,金门战斗属“惩罚性质。”10 月 13 日国防部发布命令,宣告对金门炮击再停两星期,“以利他们固守”,并说明“这是为了对付美国人的”。

但是美国仍不死心,又派杜勒斯和国防部长麦克尔罗到台湾亲自要蒋介石从金、马撤兵,为蒋所拒绝。这样,美国无论在中美会谈,还是美台会谈中都未能使其“两个中国”的阴谋得逞。

中美会谈始终在互相提防和压抑的气氛下举行,你谈你的,我谈我的, 千篇一律。1959 年底,顽固坚持和新中国作对、始终不愿在对华政策上有所改变的杜勒斯终于离任,但接替他的赫脱国务卿也没有给会谈带来什么起色。在整个华沙会谈期间,美国反复围绕美国在中国的罪犯这一问题作文章

或发难,几乎在每次会上,他们都元理提出要求中国政府释放这些罪犯。1960 年 9 月 6 日举行的中美会谈是第 100 次会谈。为了使今后的会谈有

所进展,也为了让世人了解会谈所以停滞不前的真相,王炳南大使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发言:

在过去五年来的 100 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中国方面始终本着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态度来和美国进行会谈,而美国方面毫无解决争端的诚意,并且还继续扩大和加强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

中美会谈在进入第二项议程后,情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中国方面一直采取积极态度,作了不懈的努力,先后提出 10 个合情合理的方案,以谋求和缓合台湾地区紧张局势和改善中美关系的途径,可美国方面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美国一方面曲解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硬要把协议运用于所有在中国犯有严重罪行的美国犯人,要求无条件释放这些犯人,这是无理的,是对中国年政的干涉;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却又违反平民回国的协议, 继续阻挠在美国的中国人回国。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拒绝承诺对中国放弃使用武力,不肯从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撤出一切武装力量。而缓和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是中美会谈的关键,是考验有无谈判诚意的试金石。美国政府为了永久霸占台湾,把台湾蒋介石政权说成是中国的“合法政府”,并硬说美军侵占台湾是根据同蒋介石集团的所谓“条约义务”。这种旨在制造“两个中国”,并把台湾变成美国殖民地的阴谋和手法,已是世人皆知了。

接着,玉炳南又列举了大量事实继续揭露美国。他说,“1958 年秋季, 美国在台湾海峡集结了一支自称是最大的武装力量,对中国人民寻衅挑战; 1960 年夏季,艾森豪威尔总统还亲自到台湾去从事敌视中国人民的活动。美国的军用飞机和军舰不断侵犯我国的领空和领海。最近,美国又把武装有或者能够武装核武器的巡洋舰、潜水艇和飞机派到远东去,公开对我国进行核威胁。”

比姆理屈词穷,哑口无言,只能故作镇静。王炳南进一步说:“大使先生,你应该知道,玩火者自焚。”

“中美之间的争端能否解决,单凭中国一方的努力是不行的,现在是你们重新认真考虑你们对中美会谈的态度的时候了,特别是认真考虑把美国的一切武装力量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的时候,迟考虑不如早考虑,迟走不如早走。早考虑,早走,你们就可以早日得到解脱。”

听着王炳南慷慨激昂、痛快淋漓的发言,比姆除了表示“十分失望”外, 无力进行任何反驳。

接着,王炳南又就中美互换记者再次提出一个新的方案。王炳南强调说: “中国的宗旨是,中美记者互换是为了消除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隔阂,逐步改善目前两国之间又冷又僵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使两国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解决美国武装部队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的问题。”

当然,这个新方案照例触及了美国政府敏感的神经,因此这项提案照例没有得到通过。

为配合王炳南在第 100 次会谈上的发言,《人民日报》于 9 月 8 日特地发了一篇题为《中美会谈一百次》的社论。中国政府的正确立场赢得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们的一致赞扬。此后,王炳南与卡伯特大使进行了十几轮会谈。1964 年,王炳南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副部长,改由王国权大使在

华沙与美国大使继续进行这时断时续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但在中美两国的实质性问题上,依然一直没有结果。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很大震动。我国政府发表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声明,这对美苏两个大国是一个挑战,因为它们都不能也不愿意作出这样的承诺。根据中央的指示,在 1964

年 11 月举行的第 123 次中美会谈中,王国权大使向美方提出了不首先使用核

武器的协议声明草案。美方代表毫无思想准备,根本不敢表态。直到 1965

年 2 月的第 124 次会谈时,美方才作出反应,以不能没有监督为借口表示反对,暴露了美国坚持槁核垄断的用心。

1968 年 11 月 26 日,我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曾就第 135 次会议的会期问题发表讲话时阐明:中国政府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一贯坚持两项原则:第一, 美国政府保证立即从中国领土台湾省和台湾海峡地区撤出它的一切武装力量,拆除它在台湾省的一切军事设施;第二,美国政府同意中美两国签订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协定。但是,美国政府一直拒绝就这两项原则同中国政府达成协议。

虽然中美大使会谈进行了 15 年,除了就中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达成一项协议外,在涉及中美夫系的一切实质问题上毫无结果,但这是中美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保持联系、进行沟通的唯一正式渠道。每一次重大国际事件发生后,中美两国都可以在大使级会谈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提出看法,使一方对对方的态度、做法有所了解,这就是中美大使级会谈维持了 15 年之久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