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记者
1936 年 7 月,中国陕北。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骄阳下,丘壑纵横的大西北黄土高原升腾散发着像火药般焦糊糊的热气。此刻,正是一天中最暑热难熬的时刻。蜿蜒曲折的黄土道路被烈日烤晒得滚烫焦干,行人们脚踏下去泛起一串串淡黄色而燥热的烟尘。道路两旁的白杨树,田野里的稼禾在炎热的炙烤下弯腰曲枝,显得元精打采。而在从延安到保安的崎岖山道上,一支 30 多人的红军小分队却冒着酷暑,汗流侠背地疾速行进。这是一支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派遣的辎重护送队。走在这支队伍前头的,是一位头戴羊肚子中的陕北农民。他牵着一头毛驴。驴背上驮着行李卷、照相机、医药箱。后头紧紧地跟着两个黄头发、蓝眼珠的年轻的美国人。他们的脸上和衣襟上,落着陕北高原上的尘土, 脸颊上流着汗水,跟着小分队翻山过沟地行进着。虽然十分疲劳,但精神抖擞地迈着大步。高原上起伏的山峦,弯弯曲曲的小溪,奇形怪状的地貌,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不时地发出惊叹和议论。
一个是尚不太知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另一位是年轻的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马海德)。
美国人的冒险精神,总是令人在一些极危险或未开发的地区见到他们的影子。1928 年,埃德加·斯诺远渡重洋,游历了印度之后到达中国。他很快对中国这个“天朝大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第二次在中国一留就是 10
多年。这 10 多年,他迷恋于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他为中国人民以及他们种种具有开创性的伟大实践所吸引,他对遥远但又元时无刻不影响着当时中国的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大多数外国人对此漠不关心。他凭着一个记者的敏锐眼光和对中国现状的深刻了解,认清了这场革命, 并看到革命已经起来,即将成为历史上最不寻常、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震撼世界的事件之一,于是,他决定前往毛泽东领导的中共和红色苏区探险。1933 年,美国出版商哈利逊·史密斯写信给埃德加·斯诺,建议他访问中国共产党人和红色根据地,撰写一本关于红色中国的书,并且预付了 750 美金给埃德加·斯诺,从而促成了埃德加·斯诺的这次红色中国之行。
1935 年底,斯诺在北平的燕京大学认识了俞启威和共产党人徐冰。在
俞、徐二人帮助下,埃德加·斯诺于 1936 年初南下,开始了他冒险的红色中国之游。临行前,斯诺写信通知出版商哈利逊·史密斯说:“我明天将去红色中国会见毛泽东。我将旅行、拍照,写我喜欢写的东西。假如我达到目的, 这将是世界大事。”
斯诺与马海德在 7 月初的一个清晨搭乘国民党的一辆美国道奇卡车离开
西安,第二大抵达 100 英里远的延安。第三天早晨 7 点,一个向导接应他们穿过国民党防线到达苏区。又经过两天的山区小路跋涉,两个美国人才抵达百家坪。斯诺见到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周恩来,交谈了两天。
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古老而偏僻的小山城。城市倚着炮楼山,坐落在两山对峙间的一条平川里。经过连年战乱,小城破败不堪,全城房屋不过百问,百姓不上千人。因此,当埃德加·斯诺和马海德来
到保安的县城时,立刻引起了轰动。居民们一边高呼口号:“欢迎美国记者访问中国苏区!”,一边瞪大惊奇的眼睛看着这两个金发碧眼的高鼻子洋人在红军战士的簇拥下,走进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那孔石砌的窑洞。
斯诺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一个政府的全体内阁成员的欢迎,也是第一次接受一个城市的全体居民的欢迎。在这样一个群山环抱的内地小城市,军号声冲破宁静山谷,我难以想象如此热烈的欢迎。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要我讲话,我也很难表达出我的激动心情。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埃德加·斯诺和马海德这两位美国客人冒着生命危险来根据地采访,甚为重视。
毛泽东十分清楚:中国的革命应该而且必须为世人所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由一位持自由主义立场者向外宣扬,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是十分必要的和容易为人接受的。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美国,其朝野各界对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了解与认识的正确与否,对中国革命,对中国抗日战争不能说不具有强烈的影响。
1936 年的国际国内形势大致是这样的:日本已占据东三省并虎视华北, 全国上下的抗日呼声日渐高涨,中国共产党人在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在陕北安定下来,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向世界和中国各阶层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推动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
斯诺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到达延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