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的美国人的观点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军观察组对延安的考察充满惊奇和新鲜感。在陕甘宁边区,他们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延安民众与官吏打成一片,路无乞丐,家鲜赤贫,服装朴素,男女平等,妇女不穿高跟鞋,亦无口红,文化运动极为认真,整个地区

如一校园,青春活泼。”与重庆比是“另一世界”。他们感到共产党政权获得了当地农民的支持。共产党的经济政策、减低赋税、鼓励私人投资等“比之国民党地区,高下至明,无待赘言。”

“迪克西使团”在延安呆得越久,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就越多, 也就对以前听说的那些有关中共的宣传和传言越不相信了。他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那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边区人民那种绝不同于蒋介石统治区的对于战胜日本人的自信心和决一死战的勇气,尤其是看到中国共产党的那些领导人既朴实,又那么有知识,有能力,那么富于个人的魅力。这些美国人都不由自主地对共产党人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好感和信任。谢伟思,这个美国驻华的外交官和在华美军总部司令的政治顾问,在延安的 3 个月中,几乎一天也没停,不断地向他的上司写报告。他写下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种种新奇景象的感触、分析和判断。他在报告中写道:

这里似乎没有蠢笨、软弱或懒惰的人。这种朝气不仅是身体上的,而且是理性上的⋯⋯共产主义,在我看来,尤其是在中国,主要是一种理性事业。它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了没有完全受一个或一种信条统治的时期。谢伟思看到共产党人是充满自豪感的,是坚强、坦率、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统一、廉洁、民主的。他写道:

有人会说,共产党的有利之处在于他何有一个“事业”。他们利用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这样一些有直接吸引力的行动,唤起底层民众的共产主义,或者说,他们找到了当年曾推动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的那种热情。事实上,从未听到有人提出过这种论点。连国民党也不屑于提出这种论点。

得出这样的结论看来是站得住脚的:农民支援、参加共产党的军队,同他们一道作战,是因为他们确信,共产党在为他们的利益而战,共产党使农民得到了一些明显的好处,因而,确立了这样的信念。这种好处应当是改善农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

不管这种改善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它应当是趋向民主的,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服务的。

10 月 9 日,谢伟思还向他的上司们提出了一个后来被事实证明是很有预见性的论断:

共产党已经得到了广而深刻的群众支持,因此要消灭他们是不可能的。从这一基本事实中,我们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除非国民党像共产党那样,进行深刻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要么它证明自己有能力夺过这种时人民的领导权,否则,共产党将在较短的凡年年成为中国的统治力量。

对于美方的这次来访,中国共产党给予了积极的配合,给美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路军给予美国陆军的衷心合作和实际协,助的成就几乎是尽善尽美的。”在写给上司的报告中,包瑞德上校由衷地说。

1944 年 11 月 11 日,彼德金等人来到河北阜平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军区副司令员程子华将军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他们参观了当地的部队、机关学校、医院和制药厂,彼德金还为军区的 90 多名干部作了一次题为“步兵团武器装备及组织”的讲座。他还亲眼见到了被日军击落的、后来由群众保护并辗转送到抗日根据地的美国飞行员。

美军观察组的延安之行,获取了大量事实根据,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童要作用和地位,从而为美国政 府的现实主义对华政策提供了佐证。可以说罗斯福总统支持史迪威将军提出的,指挥包括共产党

军队在内的中国军队,并授权他以“调节盟军在华资力之全权”,就包括了援助延安的可能性。也正是这一点使蒋介石感到犹如“灭顶之灾”降临。他当然知道如果美国这样做的后果,所以蒋介石以“此次之事涉及立国主义,国家主权和个人人格,不能迁就”的态度,坚决要求美国政府撤换史迪威。罗斯福在要么蒋介石,要么史迪威的两难选择中,最终还是召回了

史迪威,与蒋介石达成了妥协。从罗斯福的考虑,是为了继续支持蒋介石, 延续其政权的存在,一方面抗击日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扶植一个亲美的政权, 在亚洲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罗斯福的考虑是现实的,然而却是不明智的, 他终于还是忽视了中国千千万万民众的意愿,帮助一个实际上已经奄奄一息的腐朽政权苟延残喘,最后仍然没能使这个反动政府逃脱覆灭的命运。

美军观察组的延安之行,虽然没有能改变美国政府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但是这次行动毕竟冲破了国民党的封锁,在很大程度上向世人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下的根据地真实情况,使人们得以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