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熬冬”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有时在十一月廿一日)的冬至,是我国 24 节气之一,民间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过,叫“冬至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冬至这天,“日极南,影极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皮最长。这天是“数九寒天”的开始,季节进入冬季。民谚:“过个冬,长个针:过个腊八, 长个辣角;过个年,白天黑夜成平线。”冬至过后,黑夜一天比一天短,白昼一天比一天长。从冬至这夭开始,进入“数九大”,即以九天为一个“九”, 数至“九九”,春天就来了。民谚悦:”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汗:八九燕来;九九艳阳天;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过后的气候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民间把“冬至”当作一个节日来过, 其实际意义在于祝贺时序的更替,因为这夭是重新开始的象征,值得庆贺。

在陕北,人们过冬至节,都有“熬冬”的习惯。在冬至的头一夭晚上, 家家户户点明灯、打火笼,通宵达旦,迎接冬至,表示这是个光明的日子。一些地方,有过“肥冬”的习惯,把诸羊头蹄或骨头熬上锅,全家围在一块喝酒、不吃肉,美餐一顿。寓意一年事事有头有尾,一切顺利;同时表示说话办事有骨肉,有条不紊,干净利索,不被人说闲话。也有的地方从俭过冬叫:不喝酒不吃肉,只用山药、萝卜、肉粉条,烩成一锅菜,就着白面蒸漠吃一顿,也算“熬冬”了。但是,这夭忌吃米面馍,因为传说妇女吃了米面

馍会生女孩子。

冬至这天,陕北人还有烧钱比纸,祭奠祖先的习惯。这天,许多人家部带着纸钱、纸元宝及供品、水酒等,上祖坟设祭烧化、打火笼。表示给故去的亲人送去越冬的费用和取暖的火笼。同时也有将一年来家人的生活情况告慰祖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