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

药王山位于耀县城东 2.5 公里处,距西安市约 100 公里。药王山由五座峰峦组成,所以古称五台山。由于这里是唐代药圣孙思邈隐栖旧地,所以又称药王山。

孙思邈(公元 581~682 年),耀县孙家塬人,早年体弱多病,家境贫寒。少年时开始钻研医道药理,兼读经史百字之说,青年时已造诣颇深。学成后曾辞朝廷征召,长期在家隐居行医济人。晚年根据唐代医药文献,搜集民间治疗经验,结合个人行医体会,编著医书。《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 卷,是他的力著。在印刷不发达的古代,手抄本广为流传,直到宋代才出版了两书的摘缩本,并传入朝鲜和日本。这两本书开创了疾病分类、证候记

述、治疗方法和药剂处方,对中国医学发展贡献极大。

药王山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建有佛教寺院,唐朝末年以来,宋、元、明、清各朝,陆续为孙思邈修建庙宇,使药王山成为寺庙林立、文物丰富的宝库。

药王山海拔 812 米,药王大殿在北边的山腰上。从山下拾级而上,经过

天门,便是雄伟壮观的大殿。大殿高 22 米、宽 24 米、长 57 米,依山而立, 如同空中楼阁。殿门前耸立着一对铁旗杆,上面有一幅赞颂药王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的对联:

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一日回春

大殿中央靠山,有明代孙思邈彩色塑像一尊,高 3 米,白脸长须,身着

便服,相貌温和端庄。塑像上方,有松鹤延年雕画。塑像背后,有一岩洞, 俗称药王洞。

大殿配殿内,还有扁鹊、仓公、张仲景、华陀等 10 位古代名医的彩色塑像,他们都是孙思邈当年研究医学时尊崇的先师。

孙思邈塑像前面有献亭,内立 30 多通石碑,上刻药王山的历史变迁和历代文人学士对药王的颂诗。献亭东侧还有一碑亭,其中《千金宝要》碑由四块相等石碑组成,刻于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 1124 年)。碑刻分六卷,有

164 页,拓印后可装订成书。碑上的 900 多副常用药方,是宋代人郭思从《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书中选的,可称普及本。另一石碑为《海上方》, 上刻卫生常识和常用验方 100 多副,韵文记述,便于记忆。《千金宝要》四字取自孙思邈原书用语:“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海上方》一名源自民间传说,相传孙思邈救过东海龙王的太子,老龙王感恩不尽,将宫中珍藏的《海上仙方》赠与孙思邈。

大殿东边有一陈列室,展出历代印刷的孙思邈著作的版本,还有 1985 年日本出版的《千金翼方》。

孙思邈被人尊为药圣,药王。旧日,每逢农历二月二日,这里有庙会, 前来烧香磕头的男女老少不计其数,他们之中有献祭面塑的,有取神水的, 祈望百病脱身,健康长寿。在 10 多公里的药王洞内,刻着全国各地药王庙的石谱,凡石谱上刻有名字的药王庙,每年二月二日之前,都要到这里取神水。

陕西大荔阿寿村药王庙每到二月二日有药王庙会。每年正月底,先派人到药王山药王洞取神水。取水人身背水篓,手敲铜锣,沿途不得停步,各站接力传交,所到一站如接水人未到,来人必须原地走动,就这样一直从 100 公里之外将水背回大荔药王庙。到此后,阿寿药王庙先派探马到王家店接风, 很快探马转回阿寿村报信。村中马上派人迎接,前有探马引路,后有旗杆斗子,差人鸣锣开道,后有锣鼓、彩车。最为突出的是队伍中抬的面塑,其中有阿寿药王庙建筑的造型和各种供品,后面依次有花轿、官人、花扇鼓、小场戏,仪式隆重而热闹。

接水回到药王庙前,在鞭炮和锣鼓声中,四人抬水篓来到庙内,将水倒入庙内的石潭内,再把神水置于洞内神座前,二月二日正式祭祀,所有面塑摆置庙院。祭后将神水施于有病求水的百姓。取来的神水有限,不时添加清水。这一天阿寿药王庙人流不断,异常热闹。如今,取神水的仪式取消了, 但每逢二月二日,阿寿村妇女巧手制作的面塑摆在庙院,成为展示面塑艺术的盛会。

耀县药王山保留有金、元、明、清诸代建筑近 200 间,除药王庙,还有

静应庙,院中有唐代古柏一株,周长 3.9 米,相传为孙思邈所植。院东南有一块平地,叫检药场,相传为孙思邈在这里检晒过中药材。药王庙建筑以金、元建筑尤为可观,特别是元殿中尚有大型元代壁画两幅,至今基本完好,为国内少见。

药王大殿东约 200 米左右,有一处“摩崖造像”,共有 8 个大小不同的

佛龛,有佛像 43 尊,据清代重修碑载,这里的造像是由殿宇改造而成的。其

中有一龛观音立像,高 1.8 米,姿态优美,肌肉丰润,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作风上看,属隋代作品。另有金代和明代座佛各一龛,其余均系唐代作品。这批造像有浮雕、有圆雕,大者高达丈余,小者不过 1 尺,形象生动,雕刻细腻,线条流畅,肌肉感强,表情和悦可亲,是关中渭北有名的古代石刻艺术。

药王山的造像碑和历代名碑,也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物。现保留有北魏至唐代各类造像碑石 100 余通,有被称为北魏造像之始的《魏文朗造像碑》

(公元 424 年);有被誉为“三绝”的《姚伯多兄弟等造像碑》;还有许多反映宗教音乐、经变,以及其他内容的碑石,为从事宗教研究、民族史研究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史料。历代名碑等 150 多块,其中见诸各家金石著

录的近 30 块。有著名的《张僧妙法师碑》(北周),有《宋徽宗题褚慧龙章云篆诗碑》(北宋)。这些碑石存放在药王大殿西侧的五室一廊中,号称耀县碑林。

孙恩邈的故里在药王山以北 7.5 公里的孙家塬,村里建有药王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庙会,四面八方的人前往拜谒。

药王山集山川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文物胜迹丰富多采,是关中渭北有名的游览胜地。1961 年药王山石刻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整修的药王山,堪称古代艺术陈列馆和古代医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