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窑合龙口仪式

榆林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群众多居住窑洞。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侗,一般深 7~8 米, 高 3 米多,宽 3 米左右,最深的可达 20 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 1 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 3~4 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山区群众多居土窑洞。

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 7~9 米,宽、高皆为 3 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侗。窗户无论大小,都是圆形,临河川道的群众多住石窑洞。

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

现在群众居住的多是以上 3 种窑洞,土基子窑洞和椽柳巴子窑洞,70 年代以后基本上不修建。

一院窑洞一般修 3 孔或 5 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 1 进 3 开。佳县、米脂、绥德、吴堡一带,群众用木料、石料等在窑前筑成走廊, 这叫穿厦,既防雨水冲刷窑面,又美观大方。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南、北 6 县群众居住习俗略有不同:北 6 县群众居住分散,院落较大,

但建筑比较简易;南 6 县群众居住比较集中,院落较小,建筑比较讲究。榆林地区群众无论修窑,还是建房,修成之后都有合龙口(或上梁)的

习俗。合龙口的仪式一般是在窑洞拱形大功告成之时举行。匠工预先在窑面拱洞中间留一小口,是谓龙口,然后选定吉日合龙,届时鸣炮 3 声,唢呐吹奏,一人手端一个大碗,并将碗中的五谷(糜、谷、麻、麦、豆)、碎馍和碎糕等撒向四方。同时唱合龙口歌:

一合龙口再不开, 家添人口外添财, 窑里窑外喜气生, 天神地仙降福来。一撒东方甲乙木, 二撒南方丙丁火, 三撒西方庚辛金, 四撒北方任癸水, 五撒中方戊已土,

匠工无忌,主家无忌,天无忌,地无忌,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大吉大利!

掌线工人身搭一块红布,在龙口里放进五谷、碎馍、碎糕、小肉块、五

色丝线、五色石子,还有书本、笔砚等物,接着迅速把砖或石砌上,并抹上石灰,至此,合龙口仪式结束。最后,主人宴请工匠及前来贺喜的亲朋友好友,并用礼品酬谢工人师傅。

合龙口后,进行内部装修,如做窑头、垫脑畔、倒窑碹、裱窑掌、盘炕、做锅台、垫脚地、粉刷、安门窗等。所有这些完工之后,主人迁居新窑,村中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叫做暖窑。一家乔迁之喜,全村都喜,邻居们你提一瓶酒,他拿一块肉,小孩子拿一张画(任何人都不能空手),前来祝贺。主人备下酒菜,酬谢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