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屈原投江自杀的。关中一带不流行赛龙舟,但粽子却是家家都吃的。

端午节正值夏令瘟疫流行的时节,俗称“恶月”。端午节的习俗因此和驱毒怯病联系起来。传说古代恶月毒虫肆虐,百姓遭殃,惊动了太白金星, 他给人间托梦说“要驱毒,门上站艾虎;想避毒,香包加裹肚;要除毒,雄黄渗烧酒。”于是民间便开始了上述的习俗。

挂艾蒿艾蒿又叫艾蒲,菊科草本植物,茎和叶含有芳香油,可以杀虫和 防治植物病害。以此可见,端午门前挂艾蒿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人们把艾蒿编成虎的形象立于门前,因为虎为吉祥瑞兽,保护全家平安。

挂艾蒿的来历关中还有一个传说。唐朝末年,黄巢带领起义军向长安进发,途中遇见一村妇逃难,只见她身背一个大孩子,手牵一个小孩子。为什么不背小孩牵大孩呢?黄巢好生纳闷。上前一打听,原来大孩子是哥哥留下的孤儿,小孩子是她亲生子。黄巢听后深受感动,当即用剑劈下一株艾蒲, 令妇人回家挂在门上,并对部下命令:“凡遇门前挂艾人家,一定保护!” 妇人感恩回家,并告知邻里,于是家家门前挂艾蒲,兵慌马乱中得平安。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所以后代在这天挂艾纪念。

系五色缕五色缕又叫长命缕,是用青赤白黑黄五丝线拧成,套在小孩脖

颈、手腕或脚腕上,用来怯邪避毒。五色缕始于汉代,五种颜色代表“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又表示五方,即东南西北中。民间相信戴上五色缕可以镇邪去恶。另外,民间视蛇、蝎、蟾蜍、蜥蜴和蛛蜘为五毒,戴上五色缕可提醒孩子避开五毒,所以有的地方把五色缕叫“戒戒绳”。

戴香包香包也叫香囊,民间流传至今不衰。香包用五颜六色的小布块缝制,内装中草香药,外缠彩丝线,下垂五彩丝线穗子。香包造型小巧玲珑, 香气泌人心脾。每逢端阳,妇女们把自己做的香包展示出来,表现自己的针线工艺。在关中一带,母亲给子女做香包,媳妇给丈夫做香包相沿成习。年轻的姑娘和新媳妇还向亲友邻里赠香包,一来显示手艺,二来表示友谊,图个吉祥如意。香包造型多姿多彩,常见的粽子形、葫芦形,还有 12 生肖、花、草、虫、鱼。“五毒”也是香包造型之一,戴上它可以毒攻毒。香包是一种精致小巧的装饰品,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