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山神和敬猎狗

延安人狩猎的黄金季节是冬天。

猎人进山有山现,猎手之间的对话要用已经约定俗成的黑话进行。比如说,放单是一个人打猎,双挑是人家合伙围猎。又比方说,叫狗为“皮娃子”, 野猪为“黑头”,野猪耳朵为“顺顺子”,猎枪为“捻子”,猎刀为“利子”。猎人视狗为人,不能用脚踢,不能数狗数,对没有名字的猎狗一般叫主人的名字。客人和猎人聚餐,吃饱了不要说不吃了,要说:“下次再吃”。表示预祝狩猎丰收。

猎人上山打猎,一般都带着猎狗。训练有素的猎狗各有分工。进入猎场, 前头的风哨狗细心寻找主人要猎取的野兽。一旦发现情况,便回头狂叫起来, 通知主人,有目标了。接着,扯哨狗十一不用主人打招呼便一涌而上,把猎物团团围住。猎人认为该开枪了,一声唿哨,猎狗迅速跳出圈子趴下。枪声一响,猎物应声倒地。

但是,围场狩猎却是件苦差事,有时跑上一天,也不见得能打着一只猎物。猎人把这种现象叫做“不收牲”(无收获)。遇上这种情况,猎人就要进行狩猎祭祀。打猎的时候,猎人的裤腰带上拴着一个四五寸长的木刻小木人——“山神爷”。据说,山里的野兽全由山神爷掌管着,他要让哪头野兽去撞枪口,哪头野兽就得听命。猎人认为,不收牲的日子,是由于山神爷做祟。于是,把木刻的山神爷吊在树上用木棍抽打,一边抽打一边骂,这叫“惩山神”。惩完山神,大家又跪下,端一杯酒敬在山神面前,先往地上泼一点, 然后自己喝下去,接着进行祭祀和祈祷,希望山神爷体谅猎人的艰辛,多放一些野兽来撞枪口,明日给山神爷喝更多的酒。这是一种先惩后敬、惩敬结合的办法。猎人希望用这种办法改变不收牲的情况,以便获得狩猎丰收。

猎人敬狗,也是延安狩猎习俗的一大特点。猎场里的分配制度,很有意思。如果猎到一头野兽,参加围猎的人都有份。如果是野猪,要把顺顺子(猪耳朵)朝后压去,以耳朵梢为界限,割下猪脑袋,奖给头一名开枪打准野猪的猎手。然后,再人均一份。假如此时有人路过这里,即使没有参加围猎, 只要把手放在猪身上,也得一份,俗称“见面分一半”。而猎狗与猎人共同参加分配,猎手分多少,猎狗也分多少。给狗的奖励也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风哨狗(放风看守的)分心脏,扯哨狗(参加撕咬的)分肝脏,跟上见习的猎狗分肠、肚等。这是传统的猎狗习俗。延安人在狩猎中对猎狗进行论功行赏,把它看作狩猎队的成员,既是狩猎生产的需要,也体现了劳动者的可贵品质。有人说,延安猎人敬狗习俗与“犬戎”的犬字有关,因为西北地区正是古代犬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