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墓和蒙恬造笔的传说

绥德在秦代是秦都咸阳的北部门户,属古上郡。绥德城是一座山城,城内有一座疏山,山上有一间小亭,小亭旁边有一座墓,那就是传说中的秦太子扶苏墓。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始皇有 20 多个儿子,唯扶苏贤良明达,颇负重望。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 212 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持苏直言相谏,认为不可。秦始皇怒,把扶苏贬到上郡作蒙恬的监军。又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匈奴“乃使蒙恬将万二十万众,北逼戎狄”,“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扶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上郡的。

两年后(即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驾崩。临死前曾遗诏扶苏,让他回咸阳参加葬礼。随行的中车府令赵高与左丞相李斯及始皇幼子胡亥密谋,秘不发丧,篡改诏书,废掉太子扶苏,立胡亥为太子。《史记·李斯列传》载:“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 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 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就这样,一纸伪诏逼死了太子扶苏。

绥德城东南 1 公里处;有“鸣咽泉”,相传即扶苏赐死处。传说当年扶苏接到诏书后深信不疑,但为父皇的绝情而悲愤痛绝,便来到这里对苍天痛哭,泪如泉涌,泣不成声,一头碰死在石崖上。突然,石崖缝里竟涌出一股泉水,汩汩作响。后来人们把此泉名为“呜咽泉”,把此地叫作“杀子谷”。唐代诗人胡曾作《杀子谷》诗:“举国贤良尽泪垂,秩苏屈死戌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绥德城北 1 公里处的晋溪洞,相传曾是当年扶苏赏月的“凉月台”,又

名“月宫寺”。现留存有石崖穴洞一孔,离地面 25 米,洞高 2.5 米、宽 4.8

米、深 6 米,有诗词刻 10 余块,多为兴咏、悲秋、思乡、怀古之作。

扶苏墓呈长方形,长 30 米、宽 6 米、高 8 米。墓旁原立一石碑,上刻“秦太子扶苏墓”6 字。此碑在“文革”中被破坏。1978 年文物部门重新立碑, 上刻“秦扶苏墓”4 字。

李斯等人篡改的诏书中还说:“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相传扶苏死后,胡亥等人怕蒙恬不眼,在边关造反,假设计把他锁进阳周狱中。蒙恬满腹冤屈,昼夜不眠。一天夜里,他手托羊皮,心中一动、便用羊皮上的毛插在竹子管里制成了笔, 书写自己心中的悲愤。他祖先本齐国人,自祖父起,世代为秦名将。他在临终时说,“吾先人及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击其势足以背叛,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主也。”在胡亥的威逼下,终于服毒自尽,结束了他英雄的一生。蒙恬被害后,其部下将士含泪用战袍盛上把他埋葬在绥德城西南约 0.5 公里处的大理河北岸(现绥德

县第一中学内)。这座方圆占地 2 亩的大土丘,就是蒙恬墓。墓前立有石碑一通,上书“秦将军蒙恬墓”6 字,为清乾隆年间绥德州知州张之林立。

蒙恬被害,不幸离世。可他制作的毛笔却留传下来。据说,后人也有把毛笔叫做“蒙笔”的。当然,蒙恬造笔,仅仅是一种传说。据 50 年代科学考古新发现,完整毛笔的出现,距传说中蒙恬造笔早数百年。兴许蒙恬对毛笔只是有过若干改良而已。说“蒙恬造笔”,只不过是人们对这位名将所寄予的深切同情。难怪后人有诗叹曰:“墓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

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