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社火

社人也叫社伙,是民间一种广场艺术活动,关中地区流行已久。据考证, 社火源于先秦时代的“社祭”,一般以一所寺庙为中心,由周围村社联合举办,称为“社祀”。到了宋代已经演变成为节庆活动,正如宋代范成大《上无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所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

社火的内容包括鼓乐、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秧歌、舞龙、舞狮、花灯等,常在正月或庙会演出。旧时,有些地区社火明争暗斗,比试高低, 甚至引起武斗。

西安地区耍社火最精采的要数西安北郊的大白杨村,长安县 8 个村庄联合的“留八堡”最为精采。民谣说:“庄稼汉要乐,唱戏耍社火。”每年春节之前,他们便组织班子,全力配合,准备就绪。到了正月十三四开始,十五是高潮,正月二十左右结束。演出时锣鼓、彩旗开道,节目在后,声势浩大,节目丰富,成千上万人争相观看。在西安的社火中,最有特色和魅力的要算芯子,所以一般人也把芯子叫社火。

芯子是把化装的儿童固定在伪装的钢筋铁杆上,借以展现戏剧场面。芯子用小孩装扮是因为他们身轻。化装包括脸谱、衣饰和行头。西安的芯子有平台、高台和西安社火 - 图1吊 3 种,一层称为平台,两层以上称为高台,悬吊西安社火 - 图2动称为 西安社火 - 图3 吊。芯子的玄妙和惊险令人赞叹。按芯子支撑物来分,有人背、人抬和牛拉 3 种。芯子展示的传统题材主要是本地百姓喜欢的戏剧人物场面,如《侧美案》、《劈山救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近年来芯子的方式和内容已大有创新,支撑台面已改为汽车和拖拉机, 人物增加,高度惊人,并配以现代化的灯光和音响。题材上也增加了丰收场面和新人新事的现代剧。每年正月,郊区的社火还进城表演,沿途一片欢腾, 为古城平添一派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