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使现代社会生产力具有新的特征

战后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上述新特点,决定了这次科技革命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比以往大得多。而它对经济的影响首先是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来的。

首先,科技革命和现代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极大地完善了现代机器生产体系,随着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普遍进入了自动化阶段。它使生产由原来的“用机器制造机器”进入到“用机器操纵机器”的时代。这一生产工具的变革,不仅减轻了人的体力劳动强度, 而且使人们从一部分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战后,生产自动化的最突出成果是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目前,日本在机器人的生产和使用上居于领先地位,1990 年它所使用的机器人已近 27 万台,远远超过美国和联邦德国。

其次,科技进步使劳动力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到来,体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脑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从一些发达国家“白领工人”数量超过“蓝领工人”得到了印证。同时,伴随科技进步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减少,而从事为直接生产过程服务的劳动者就业人数在增加。美、德、英、法、日 5 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50 年代中期只有美国一国超过了半数,而到 1983 年这 5 国均已在半数以上,美国已近 70%。

①。

第三,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分工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新发展。伴随科技革命条件下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战后的社会分工,在深度上向部门内部的各零部件和各工序之间的分工方向发展;在广度上则表现为由一国范围内的生产分工向国际范围内的多方面、多层次分工方向发展。例如,波音 747

飞机的试制和生产就是由 6 个国家的 1500 家大企业和 15000 家中小企业, 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

第四,科技进步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类生产和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为社会经济活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主要表现在战后对原子能、太阳能等自然界能源的逐步开发和利用,以及新的化学、合成材料的出现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70 年代初,仅石油化工产品就多达几万种。由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合种合成材料,已在逐步取代金属、木材、棉花、皮革、羊毛等天然材料,成为生产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各要素全面综合所形成的强大社会生产力,直接推动了战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使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前面第一章已经谈到。这里应当指出的是,科技进步不仅推动一国内部经济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而且还极大地推进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科技革命使生产的社会分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科技进步则把各国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日益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从而促使国际经济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包括: 由于现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区、各类型国家经济交往的普遍加深;国际分工所推进的生产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

① 璋智、牟瀛、杜厚文等编:《世界经济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27 页。

快;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及其结构和构成上的深刻变化。这些内容将在以后各节详细展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科技进步对南北关系所产生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减少, 以及发达国家使用合成材料和替代能源对进口依赖的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减弱以至丧失。这使本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就已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条件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合理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改造自己现有的企业和经济部门,并积极发展本国的教育和有基础的科技产业,进而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就是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