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战后经济发展的基本进程
自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其经济发展至今已有 40 多年的时间。尽管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这一时期极为短暂,但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战后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这些国家经历了几多成功与挫折,其经济发展呈现出异彩分呈、纷繁复杂的变化局面。虽然同处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有着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它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不尽相同。
①从战争结束到 50 年代中期,民族经济发展的准备时期。
民族独立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二次大战使多数殖民地国家饱受创伤,但也以此为契机掀起了战后第一个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从战争结束到 50 年代中期,除个别国家之外亚洲和北非地区已基本摆脱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与战前就已独立的拉美国家一道着手于发展民族经济的准备。它们首先通过接收或赎买的办法收回国家经济主权和资源主权。如亚洲的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独立后都从殖民当局手中接管了铁路、港口、海关和银行等国民经济的要害部门。同时许多国家还将外国垄断资本依靠殖民势力建立的重要企业通过不同形式收归国有。中东的石油国家开展了收回石油主权的斗争。如 1951 年伊朗政府通过建立国家石油公司,接管了垄断其石油资源的英资伊朗石油公司。其次,开始土地改革, 对农村前资本主义关系进行不同程度地改造。封建土地关系在亚非拉地区农村占据统治地位,严重地阻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此,50 年代初亚洲的
印度,拉美的危地马拉、玻利维亚等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50 年代中期印度在 1/3 的土地上取消了大地主包税特权。危地马拉政府在 1954 年没收了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长期霸占达几十万公顷的土地。同时,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一时期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开始从事经济恢复和推进工业化的准备。到 50 年代中期,多数已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已恢复或超过战前水平。亚洲新独立的国家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继续进行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同时比较普遍地制定和实施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过努力,亚洲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发展较快的泰国、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1.6—2.5 倍,①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产品产量也远超过战前水平。早已独立、并未遭受战火破坏的拉美国家,这一时期进一步推进已经开始的工业化进程,实行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巴西在 1948—1956 年期间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6.4%,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8.8%。②非洲的绝大多数地区这一时期还未独立,仍处在殖民主义的控制、剥削中。总的说,这一时期各国的生产发展起点较低,经济还未进行深刻改造,但摧毁旧制度的斗争与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发展,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起步和起飞时期。这 10 年里在以撤哈拉以南非洲的 30 几个国家获得独立为标志的民族独立新浪潮推动下,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解放,由此导致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政治环境。继续对外国资本实行国有化和进行土地改革,仍然是这一时期许多国家发展经济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巴拿马和埃及两国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和收回苏伊士运河管理权斗争的胜利,鼓舞着斗争中的各国。60 年代国有化浪潮达到高潮。同时,一些国家的政府为改造旧的经济结构,开始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和国营企业。60 年代拉美有 16 个国家比较集中地进行了土地改革,亚洲国家的土地改革也在继续。但上述国家的改革都未能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无地少地的状况仍然未能改变。
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步和起飞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中。由于各国对原有经济结构的初步调整,以及开始实行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10 年中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以至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由于各国的发展基础不同,实施不同的经济发展方针和战略等各种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开始显露。不仅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一,而且从国家来看,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起飞,而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则刚刚起步。前者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其工业制
① 亚远经委会:《1956 年亚远经济概览》,1957 年。
② [美]斯·罗博克著:《巴西经济发展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第 33 页。
造业开始迅速发展,人均国民收入增长较快,与发达国家的距离逐渐缩小, 这类国家的典型是亚洲“四小”及较早开始推进工业化的拉美大国。后者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受原有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如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即属此类。
由于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在资金、技术引进上常常被迫接受苛刻条件,因此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初步实践使发展中国家深切感到区域合作和实行联合斗争的重要。50 年代后半期南南合作开始起步。1958 年 4 月召开的第一届非洲独立国家会议是非洲国家合作的起点。1963 年 5 月,31 国非洲元首和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通过《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亚洲的合作组织主要是1964 年 5 月成立的阿拉伯经济统一理事会和翌年 1 月建立的阿拉伯共同市场。作为重要的原料生产国、出口国组织,1960 年 9 月建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拉美国家为保护其工业市场于 1960 年 12 月建立了以贸易合作为内容的
中美洲共同市场。以 1955 年 4 月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为开端,这一时期国际经济领域内联合斗争初步展开,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联合国贸发会议内南北对话局面的形成为标志,60 年代这一斗争逐步从分散走向联合。1964 年第一届贸发会议结束时成立的“77 国集团”,使斗争进入到有组织阶段。
③6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初,经济的高速增长到不稳定增长时期。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其民族经济起步和起飞后经济进一步保持持续增长时期。但以 1973 年为转折点,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发展状态有明显的不同。在
1966—1973 年这段时期里,发展中国家利用西方世界经济持续繁荣的有利条件,积极推进自身的发展。它们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在努力提高传统农矿产品产量的同时,普遍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由此步入了战后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在工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1966—1970 年,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 5.6%,1971—1975 年进一步上升为 6.6%。①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 1960 年的 28.8%下降到 1973 年的 18.9%,除采掘业之外的工业所占比重则从 26.2%上升到 35.6%。经济快速增长的另一个表现是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1965—1973 年,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 8.2%, 仅低于发达国家同一指标 0.6 个百分点。②总之,这一时期增长和发展是普遍的。1973 年以后,随着西方世界经济繁荣结束“滞胀”开始的外部环境变化,以及自身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部矛盾的积累,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了一种不稳定增长状态。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在 7.4%至 1.8%之间波动。外部环境产生了不同影响使不同类型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呈现明显差异:石油出口国因出口收入剧增而迅速致富;坚持外向型发展的新兴工业国迅速崛
① [苏联]《发展中国家经济数字》,东方文献出版社,1988 年版,第 65 页。
② 李琮:《第三世界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80 页。
起;其他初级产品生产出口国则经济发展缓慢,贸易条件趋于恶化。持续的经济增长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奠定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变化,使发展中国家的落后面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发展成就是巨大的。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在逐步暴露。如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生产落后的矛盾;通货膨胀的发展和外债负担开始加重;尤其是经济发展方面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较为突出。
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争取经济的非殖民化和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过程。60 年代中期以后,未取得独立的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获得独立的国家进一步对外国资本实行国有化。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南北矛盾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和联合斗争进入了高潮。作为对外国垄断资本实行国有化的措施,也作为在国际市场上与垄断资本的剥削掠夺进行的针锋相对斗争,70 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两次提高石油价格, 石油斗争给垄断资本以沉重打击。在斗争胜利鼓舞下,以 1975 年 4 月联合
国第 6 届特别大会和 1975 年 9 月联大第 7 届特别会议的召开为标志,发展中国家全面开展了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斗争内容涉及维护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工业发展,农业发展,改善贸易条件,在货币金融领域里要求改善资金借贷条件和增加发展援助等,以及制订限制和约束发达国家损害其利益行为的国际法规。
④80 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及其调整改革。在 1980—1982 年的西方世界危机中,发达国家实行严厉的货币金融紧缩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发展中国家遭受沉重打击,以此为契机经济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之中。据报道,与 70 年代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年均增长率5.6%相比,80 年代的经济增长只有 1.5%。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从 28% 下降到 20%。国内生活水平急剧降低,如中南美和南部非洲的一些国家 10 年中分别下降了 10%和 25%。①
致使这一时期经济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结构性困难和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的危机和转稼危机的做法给发展中国家以深刻的影响,但发达国家的经济回升却并未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难有所减轻。发展中国家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差距进一步拉大。少数国家和地区虽然受到国际环境的不利影响,经济增长曾出现波动,但并未陷入经济困境反而取得快速增长。而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的最不发达国,石油出口国,以及曾取得较快发展的拉美工业国等多数国家,经济停滞,困难重重。这些困难与危机是由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结构性失衡造成的。结构性危机的主要表现, 首先是 1982 年爆发的严重的债务危机。危机是普遍的,几乎波及各个地区和各种类型国家,并且形成了以拉丁美洲国家为中心的重债国和非洲等穷债国。超重负债,生产萎缩,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10 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① [日]《日本经济新闻》1990 年 5 月 22 日。
额增长了 1 倍还多,到 1989 年债务总额达 13000 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其次,是尖锐的粮食危机。由于发展政策的失误,忽视农业生产,许多国家和地区由原来的粮食自给变成严重依赖进口, 以至发展到生存危机。第三,是恶性的通货膨胀问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88 年的国际金融统计,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从 1981 年的 27.6%上升
到 1988 年的 58.3%,其中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远远高于这一平均数,有 4
个年头在 3 位数以上。恶性的通货膨胀使发展成果被大量吞食,社会经济活动难以维持,困境进一步加深。
为了摆脱困境、重新发展,80 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就总结经验教训,对经济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改革。调整和改革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财政、金融、货币、外贸等领域的改革,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同时,还对发展战略重新进行审视。尽管各国和各地区面临的问题不同,调整改革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改革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基本是一致的。首先实行经济政策调整。调整分为两个阶段,即 80 年代前半期先由扩张性政策转向紧缩性政策,虽然国际
收支状况有所缓解,但更多国家出现了经济萎缩。因此 80 年代后半期开始, 许多国家探索实施以推进经济的适度增长为基础,改善财政金融状况和平衡国际收支,这一协调发展政策。其次,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这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状况而进行的调整。内容包括采取积极措施扶植农业发展;改造单一结构,推进生产多样化;以及为改变经济发展的脆弱性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再次,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经济, 其市场体系尚不完善,仍未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为使本国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许多国家开始重视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形式。改革是围绕两个方面进行的,即鼓励私人投资、扶植私人企业的发展和采取不同途径改造国营企业,力求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后者包括改革国营部门的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参股制企业和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目前改革仍在进行中。由于改革对发展中国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它关系到人类的未来,所以这一调整改革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对结构性失衡的调整不是短期所能奏效的,而且许多国家的改革道路还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