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增长机制推动下稳步发展的东盟经济
东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六国。这是经济状况不同于亚洲“四小”,但在六七十年代继“四小”之后,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一类国家。尤其是在 80 年代世界各国经济普遍的不景气和面临困境之中,东盟经济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活力, 以至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大有赶上亚洲“四小”的势头,因此成为发展中国家又一支迅速崛起的新力量。
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恢复传统的初级产品和原料的生产与出口为中心,实现经济复兴。与“四小”不同,东盟国家(新加坡、文莱除外)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林、渔业和各种矿产品加工业的优越条件, 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它与“四小”同样有着遭受殖民奴役的惨痛经历。由于主要经济部门均为外国垄断资本把持,东盟各国的民族工业极其落后, 所需工业品的绝大部分依赖进口。长期的殖民掠夺造成其经济结构畸形发展。主要国家①都是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落后农业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独立初期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经济生活基本靠几种初级产品的生产出口来维持,成为世界上最贫困的落后地区。为解决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经济自立,东盟各国的主要经济任务是,迅速恢复遭受严重破坏的农业、矿业两大最重要的传统经济部门的生产;恢复或重建遭受破坏的对外贸易,以传统出口商品的输出换回国内奇缺的工业消费品。同时,减少或改变外国垄断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局面。经过各国的艰苦努力,到 50 年代中期,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加快,经济恢复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不仅农业、矿业以及基础工业的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一些国家的主要产品,如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橡胶,印尼和文莱的石油及其制品,菲律宾和泰国的电力、水泥等的生产,已远远超过战前的水平。从而为这一地区今后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通过对传统经济部门的投资、改造,促进制造业的发展,现代经济开始起步。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恢复,从 50 年代后半期到整个 60 年代,东盟各国步入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起步时期。为了改变传统的经济活动方式,摆脱对外依赖,这一时期东盟各国提出了实行进口替代、建立以轻纺工业为主体
① 即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
的消费品制造工业的目标。①为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在实现经济目标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东盟国家的进口替代工业是与改造和发展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开始的。就后者而言,一方面它们为改变传统部门的落后生产条件增加发展投资,在提高传统产品产量的同时,努力提高传统产品的加工深度,出口创汇;另一方面它们着手解决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的状况,努力实现粮、麻、糖等重要农产品的基本自给。这些努力为替代进口的消费品工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不仅传统产品的扩大出口为进口替代工业所需生产设备的进口提供了资金,而且许多进口替代工业部门就是在对传统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泰国的木材加工和菲律宾的制糖业等。这一时期纺织品等许多工业品的产量有了大幅增长。到 60 年代末国产消费品已占领了国内市场的绝大部分。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制造业的蓬勃兴起,使这一时期各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6.4%,①东盟国家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地区之一。
③适应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更新和经济的大发展。促使东盟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战略更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60 年代
末 70 年代初以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一时期,发达国家为实现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大举向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移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放松了对一些工业品的进口限制,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供了机会,同时它们又扩大了对接受转移企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机器设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后者的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前一时期东盟国家进口替代工业虽发展顺利,但依靠这种战略发展起来的工业是一种低质量、低效率,且毫无竞争力的工业。要打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迅速增加企业数量,增加就业,增强工业实力,则必须引进资金、技术和引进高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与国际的有利环境,使东盟国家把视野从相对狭窄的国内市场转向容量巨大的国际市场。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马来西亚和泰国首先开始重视发展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印尼和菲律宾是在 70 年代中期实现这一经济战略转变的。这一时期东盟国家仍以农业发展为基石,大力发展面向出口的农产品加工业;它们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提供完备的设施,吸引外资到东南亚地区办厂,充实和完善自身的工业体系;为改变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运用税收、信贷优惠鼓励推动工业品出口。同时利用条件积极发展以旅游、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新的增长机制推动下,东盟国家的农业多样化得到发展,形成了高商品率、高出口率的局面。工业生产和贸易结构也有明显改观。
① 菲律宾首先在 1950 年开始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泰国在 1954 年颁布了“鼓励工业发展法”,推动国内外私人资本投资工业。印尼和马来西亚则分别在 1956 年开始实施五年建设计划,1957 年颁布《新工业法》, 把工业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① 徐建国、吴洪主编:《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年。
整个 70 年代,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制造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菲律宾这一指标也高达 7.2%。东南亚地区由原料产地变为原料和工业品生产基地,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商品交换市场。进入 80 年代,面对外部市场环境的恶化,东盟国家开始发展面向出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如印尼重点发展石油提炼、机械制造,马来西亚则发展钢铁、石化工业等。随着制造业产值的进一步提高,这些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正逐步取代初级产品的出口。1986 年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2%、61%、22%和 36%。①
由于东盟国家坚持在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并在工业发展中实行恰当的发展战略,如工业化依靠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起步,靠发展出口加工业得到扩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量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从而经过短短 20 几年的发展就已基本改变其落后面貌,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中等或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并成为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的竞争对手。虽然近年来因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其经济发展造成种种困难,如受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外贸出口收入和国际储备减少,外债负担加重和经济建设资金短缺等,但东盟国家依靠已有的发展基础和增强了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依然保持较高增长,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显示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