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外向型发展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四小”
① 其重点是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加强能源开发,发展出口制成品生产。
亚洲“四小”是指东亚地区的韩国、新加坡、我国的台湾省和香港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较早、发展较快。正是由于这种快速发展使它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由落后的殖民地跃升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而被人们誉为经济奇迹。其基本内容就是实现了外向型的经济增长。
①经济发展在一个很低的起点上起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 “四小”发展的自然条件较差,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特别是新加坡和香港只是一个城市国家和地区。而且战前它们分别是遭受帝国主义长期统治和奴役的殖民地和殖民者在远东的商品转运站。经济结构十分落后,50 年代初, 以农业为主的韩国和中国台湾省,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约占 45%和 36
%,社会总劳动力的 6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足 20%,且主要是些轻纺工业。①而长期被充当殖民掠夺基地的新加坡和香港,转口贸易发达而工业基础薄弱。直到 50 年代末,转口贸易一直是新加坡和香港几乎唯一的财政收入来源。①
为了克服自然条件的不利和长期殖民统治所造成的发展障碍,减少低价出口初级产品和高价进口工业制成品造成的损失,节省经济发展短缺的资金,“四小”在经济起步时期选择了适合当时状况的进口替代战略。台湾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首先在 1953 年开始发展面向内部市场的消费品工业。在农业发展的带动下,纺织、食品以及金属和塑料制品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1962 年主要工业消费品实现基本自给。韩国和其他“两小”在稍后的时间里进口替代工业也开始起步。
②抓住时机、发挥优势,不断对经济战略及其经济结构进行适时调整。60 年代初开始,“四小”踏上了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进入经济起飞时期。
30 年中工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经历了 3 个阶段。
第一,60 年代,出口导向型模式的建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在进口替代工业发展中“四小”很快遇到内销市场饱和,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所需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发挥自己人力资源和地理条件的优势,克服发展中的不利条件,60 年代初台湾和韩国率先实行货币贬值,逐步在该地区建立了以出口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体制,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它们抓住美、日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的机会,利用已有的基础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把鞋类、衣物和食品等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导向型的轻工业发展,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也带动了整个经济发展。1960—1970 年,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生产总值年
① 韩镇涉、高连福等:《亚太地区的崛起》,重庆出版社,1989 年 11 月,第 98 页。
① 1959 年,新加坡有关转口贸易的经济活动产值占其生产总值的 80%以上;香港在其出口总额中,转口贸易所占比重也达 80—90%。
均增长率分别达到 8.6%、8.8%、9.6%和 10%。①
第二,70 年代,产业结构升级和面向出口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的建立。进入 70 年代,“四小”遇到新的挑战:一方面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轻纺产品,给“四小”的传统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 “四小”出口的加工产品是用外部进口的原料、设备生产的,生产越发展对外依赖越加深。为摆脱这种局面,“四小”开始转向发展重化工业。它们利用美、日产业结构调整,把部分重化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时机,促进自己的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更高级的出口加工业。1973 年韩国发表“重化工业宣言”,把钢铁、造船、机械、化学、有色金属和电子产业作为战略产业, 用优惠的金融、税收等措施鼓励大企业向这些部门投资。同时,台湾也开始依靠资金雄厚的国营企业,建立钢铁、造船、石化、核能等重化工业部门。新加坡和香港的重工业则分别为:造船、石化工业和电子、化工、机械制造业。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四小”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大大加强。如汽车等产品已成为韩国出口的拳头产品。
第三,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产业结构的再升级和发展高科技产业带动出口。这一时期“四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内部发展方面存在重化工业的发展与相关基础工业的发展不配套,原材料仍需进口等问题。在外部因 80 年代初的西方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形成的猛烈冲击,造成“四小” 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它们采取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对策推进市场竞争。新加坡和台湾在 70 年代末就分别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新科技升级”的目
标,韩国则在 80 年代初提出“技术立国”。它们有选择地发展尖端技术, 从家用电器产品转向半导体、电讯设备和电脑生产,把更多的高科技产品投向国际市场。电子工业在新加坡制造业中的产值已仅次于石化工业,在香港已成为第二大产业。电脑终端机、电脑显示器已成为台湾在国际市场的新拳头产品。韩国更是进入了电子产品主要出口国的行列,1987 年它的出口额就达 116 亿美元。在 80 年代后半期日元升值条件下,“四小”大量引进外资和适用技术,发展新部门、新产品,及时扩大对美、日及东南亚国家的出口, 带来经济的新高涨。1988 年“四小”的经济增长速度在 7.1—12.1%之间。自 1989 年 1 月美国取消对“四小”的贸易普惠制后,“四小”开始扩大对日本、欧洲的贸易,确立了市场的分散化、多元化目标。
③外向型经济发展使“四小”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了今后发展的课题。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使“四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发展速度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在这种外向型的经济发展中,“四小”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经济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70 年代初它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 1000 美元,80 年代初又先后跨入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1985 年,它们的出口占世界
① 谈世中主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年 12 月,第 515 页。
出口总额的比重,从 1964 年的 1.16%上升到 6.4%。其中尤以制成品出口增长迅速。其制成品出口占发展中国家全部制成品出口总额的 60%。同样, 外向型经济发展带给“四小”的今后课题也是严峻的。由于外向型经济与国际市场的密切联系,在其发展过程中极易受世界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加上“四小”本身的弱点,在其经济发展上并未摆脱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的对外依赖。因此,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是今后“四小”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活力的关键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