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对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56 年 4 月 25 日,毛泽东提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该报告提出要以苏联为鉴,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论十大关系》主要是讨论经济建设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探索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该报告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今后应根据形势和经验适当调整,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建设。从长远看,这样反而能够更好地发展重工业、内地工业和加强国防。二是已开始触及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报告提出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并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①
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明确指出: 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强调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大会还提出三个主体与补充,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上述提法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无疑是一个突破。大
①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 5 卷,第 273 页。
会还提出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在中国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战略设想。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的建议》,该建议要求到 1962 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 1957
年的计划增长 75%左右,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 35
%左右,钢产量达到 1050—1200 万吨,粮食产量达到 5000 亿斤左右,国民收入增长 50%左右。
实践表明,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极其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当时主要是涉及两个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究竟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 究竟是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还是不顾各种客观限制而规定国民经济过大的规模和过高的速度。从 1957 年至 1976
年长达 20 年之久的时间中,中国在对待上述两个问题上都一再发生严重失误,导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