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间摩擦和冲突不断加深的表现

由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摩擦和冲突,最初发生在国际贸易领域,美、日、西欧间的贸易战接连不断。随着彼此间矛盾的加深,这种摩擦和冲突逐步扩展到金融领域、生产领域,乃至科学技术领域,表现为复杂的多重性的竞争关系。同时,冲突内容也不断升级。

六七十年代,伴随西方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平衡发展趋势在对外经济关系上的表现,集中在各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地位和状况的变化上。例如,1948—1970 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 23.3%下降到 15.3%,相反日本从 0.5%上升到 6.9%,联邦德国更是从 1.4%上升到12.3%。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外贸收支状况的恶化,在 1971 年首次出现逆差, 日本和联邦德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则有所改善。而且,这一期间美国对日、德两国的贸易先后转入逆差。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在外贸扩张方面的相互争夺。加上 70 年代以后,在西方经济陷入滞胀时期,日本加紧推行外需主导

型的经济增长政策,对外出口迅速扩大,因此导致贸易摩擦的加剧。从而引发了日美、日本与西欧之间连绵不断的贸易战。美国强烈要求日本缩减出口、缩减对美贸易顺差和开放农产品市场。而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发展的日本不肯轻易放弃它的即得利益。因此遭致美国对其实行多次的报复和制裁。西欧是除美国和东南亚以外的日本最大商品出口市场。60 年代初开始日本在这一市场长期保持着贸易盈余。但由于当时西欧经济的高速增长,矛盾并不尖锐。但 70 年代中期和 80 年代以来,日本对西欧的贸易收支顺差先后达到两

位数和突破 100 亿美元大关,日本的汽车、机床和彩电等耐用消费品大量涌入欧洲市场,给长期处于萧条状态的西欧经济带来强烈的冲击。欧共体国家对日本的商品进口开始采取严格的限制和保护措施,并对日本提出了开放商品和金融市场,扩大内需、减少出口的强硬要求。对外贸易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领域,各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扩张和争夺从未停止,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变化,争夺更为激烈。而且随着摩擦的加深,冲突的内容也不断升级。例如,60 年代到 80 年代初,日美之间经过了三个回合的贸易战。第一回合发生在 60 年代,是以纤维贸易冲突为主要内容的轻工业战。当时纤维作为日本的主要出口产品,其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 18.7%。第二回合的交锋出现在 70 年代,是围绕彩电、汽车、钢铁等产品出口展开的

重工业战。第三回合则是 80 年代以后,以电子产品等的出口摩擦为中心的

高技术产业战。1975—1983 年,日本此项产品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 27.4

%。其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 7.1%升至 18.7%。①给美国产品今后的发展和竞争造成直接的威胁。从而使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达到白热化程度。此后,随着美日贸易矛盾的积累,90 年代初,以美要求日本缩减贸易盈余、开放国内市场为内容,日美贸易再度爆发新的冲突。

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货币关系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货币金融领域日益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摩擦冲突的重要场所。各经济力量中心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摩擦冲突,也是以其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为背景的。二次大战结束前的 1944 年,美国在其实力基础上建立了以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西方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被置于中心货币的地位。但在经历了 50 年代美元地位的全盛时期之后, 随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60 年代美元危机频繁,导致美元地位的不稳。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发生在 1960 年,是由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对外短期债务剧增,其债务总额超过国内黄金储备引起的。到1971 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 1/4,美元汇价暴跌,西方世界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国货币的风潮。8 月,美国被迫宣布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12 月,在各国货币汇率调整中,美国被迫同意将美元正式贬值 7.89%。1973 年初美元再度贬值 10%。在美元

① 前引李琮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史略》(下册)第 141 页。

危机仍未停止的情况下,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元完全丧失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实行浮动汇率制后,许多国家的货币仍是与美元挂钩实行浮动的。80 年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仍表现出以美元汇率剧烈变化等为主要现象的动荡不定。各国围绕汇率变动所产生的矛盾和争斗,主要集中在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几种最重要的货币上,也就是说集中在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上。伴随美元地位的相对下降,是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美元危机爆发后,在欧共体成员国的努力下,1979 年 3 月正式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内容包括设立“欧洲货币单位”;调整联合的浮动汇率制①;建立“欧洲货币基金”。各国虽有矛盾,但由于根本利益的一致,从而在欧洲逐步建立起一个货币稳定区。并且在 80 年代后半期提出目标开始,向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和中央银行的

方向迈进。日本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作用,是随 70 年代日本垄断银行

在国际领域里的广泛活动,以及 80 年代资本输出的迅速增长得到加强的。由于近年来的日元升值和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上涨,作为多样化的国际储备资产,日元的份量在逐步加重。因此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倾向加强的因素之一。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矛盾、斗争和抗衡的必然结果。

发达国家间在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和冲突,是通过资本的相互渗透,以及相互间的对外投资增长表现出来的,这主要是通过各国的跨国公司活动进行的。②而生产领域的激烈争夺,实质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生产的增长、经济实力的提高,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水平。为在未来的竞争与较量中取胜,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投入大量资金,全力推进本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围绕科技发展方面的竞争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一个方向是,把已有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另一个方向是,把握未来将有重大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集中力量组织科研,以求尽早取得成果。美国是西方国家中较早意识到科技竞争重要性的国家。战后政府始终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实施积极的扶植开发政策,加上大批外国科学家的流入,使美国在科技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在战后新的科技革命中,美国率先建成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激光、高分子材料等新兴工业部门。其基础理论和尖端科研项目往往由政府出面进行组织和投资。战后,美国整个科研投资始终占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位。1990 年其投资额为联邦德国的 5.5 倍,日本的 2.5 倍。①发展科技的努力,使美国在这一领域保持了总体领先的地位。日本是西方国家中在科技竞争方面后来居上的国家。就工业技术而言,战后初期日本比欧美国家落后近

① 即对内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对外实行联合浮动。

②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将在第六章中展开。

① 联邦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

20 年,新兴产业几乎完全是空白。日本以技术引进入手,在引进的基础上进

行开发,经过 50 年代引进,60 年代消化吸收和 70 年代的自主性开发,大大缩短了与欧美国家的差距。80 年代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主张,并加强对科研的投资,其投资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80 年代中期开始超过了美国和联邦德国。目前在电子、工业机器人等技术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欧国家为克服其在战后新技术革命中进步相对缓慢的不利因素,通过联合的手段进行科技竞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一些国家多次合作, 联合开发太空、试制和发射大功率的“阿丽亚娜”火箭,法、德、英、意、比等国达成协议,共同制造和利用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西欧国家提出的“尤里卡计划”,它包括欧洲的计算机计划、生物工程计划、新材料计划、自动装置计划和通讯联络计划及其计划实施的具体步骤。计划由法国总统密特朗倡导,得到 17 个西欧国家的响应,以此反映出西欧国家在科技竞争方面的基本态势。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这种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争夺和较量将长期继续,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斗争将更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