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发展的第一阶段:氏族宗教

氏族宗教是宗教的原始形态,这种宗教的原始形态和社会的原始形态是一致的,它存在于原始时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部落氏族制社会,所以,“氏族宗教”也称为“部落宗教”。

氏族宗教和任何宗教一样,本质上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的幻想反映。原始人类的首要问题是自身的生存问题。因此,氏族宗教的信仰观念、崇拜对象和崇拜方式,都是围绕着氏族集团的生存和生产而形成的。

与氏族集团的生存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是人与人的关系。前者表现为自然力量,后者则表现为社会力量。这两种支配原始人的异己力量在他们幻想反映中被神化的结果,就成了他们的两种基本的崇拜对象: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氏族祖先的崇拜。在原始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上, 尽管崇拜对象日益增多,崇拜方式日趋复杂,但都是从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中演化出来的。

氏族宗教的崇拜对象与氏族社会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存能力的提高,反映上述两种崇拜对象的宗教观念的内容和崇拜形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形成了与氏族社会的发展大致同步的氏族宗教的历史发展。

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死,是氏族宗教的观念基础。但是,这种宗教观念必须与具体的崇拜对象和崇拜形式相结合,才能构成氏族宗教的特定形式。如果以崇拜对象为线索,氏族宗教的主要形式有: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和偶象崇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