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风云的晴雨表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具有强大的思想影响和政治影响,因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常常利用宗教为号召,煽起强烈的民族情绪, 发动诸如“十字军征讨”、“圣战”之类的宗教战争,对外侵略扩张。在当今世界中,宗教依然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际政治风云的晴雨表。

欧洲天主教会发动的十字军战争,就是欧洲封建地主阶级向东方侵略扩张的宗教战争。以罗马教皇为最高首领的天主教会,代表欧洲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天主教“世界主义”的旗帜下,疯狂地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妄图把伊斯兰教徒和东正教势力统一于罗马教廷的统治之下。为此,在 11 世纪末

到 13 世纪末的 200 年中,先后组织发动了多次对外侵略扩张的宗教战争。这些战争,历史上称为“十字军战争”。战争打着护教旗帜。11 世纪末,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族的一支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崛起,称雄西亚,占领了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教皇怀着向东方扩张和掠夺的野心,借口“夺回圣地”, 在西欧掀起宗教狂热,组织军队远征东方。1095 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召开宗教大会,发表煽动性演说,号召圣徒们去东方收复圣地,解救圣陵,“把那块‘流奶与蜜’的大地从邪恶民族手里夺过来,它就成为你们

的产业”。会议决定招募军队,组织东征“圣战”。因为参加者衣服上佩有红十字作徽号,所以称为十字军。这次出征的十字军,大都是封建主骑士。 1096 年,一大批破产农民,在宗教煽动影响下,仓促集结起一支农民十

字军,沿莱茵河、多瑙河一线,分几批出发,盲目迁徙,既无给养,又无装备,一路行军,疲惫不堪,到达小亚细亚后,当即被塞尔柱突厥人歼灭。此后,农民从中接受教训,逐渐停止参加十字军。同年秋,由德、法、意三国封建主骑士组成的十字军三四万人,分四路进军君士坦丁堡。第二年春,会师君士坦丁堡,渡海峡后攻下尼西亚,于 1099 年 7 月攻陷耶路撒冷,建立了

一个十字军王国,维持了 89 年的天主教统治。在侵入小亚细亚后,十字军骑士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每攻下一座城市,他们就肆意屠杀,抢劫金银, 耶路撒冷的金玉财宝被洗劫一空,惨遭杀戮者达 7 万人。一位参加者记载: 没有一个地方的撒拉森人(西欧对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徒的称呼)可逃避刽子手的屠杀。他们中谁也不能保全生命,妇女和孩子也不能幸免。

十字军的野蛮暴虐行为,激起了阿拉伯民族和伊斯兰教徒的愤怒,各伊斯兰王国人民在摩苏尔将军的统率下,团结一致,向十字军王国发动进攻。1144 年,塞尔柱人在叙利亚北部重创十字军,迫使其放弃占领的大部分领土。西欧封建主大为震惊,在教皇尤金三世的密友、克莱沃修道院院长贝尔纳的鼓动下,德国皇帝康拉德三世和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统领约 7 万骑士,

于 1147 年出发,发动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由于十字军内部德法之间的矛盾,十字军与拜占庭帝国的矛盾,以及军事指挥上的失当,结果大败而归。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创立者萨拉丁,率领阿拉伯穆斯林大军,于 1187 年 7

月在巴勒斯坦太巴列湖畔的赫淀大败十字军,攻陷了耶路撕冷,其他地方也相继落入穆斯林之手。教皇极为震怒,于是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征讨。德国皇帝巴巴罗萨(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狮心理查,三人亲率约 3 万十字军东征。首先, 1190 年腓特烈在小亚细亚的一条小河中淹死,他统率的军队随之瓦解。英法两国又有矛盾,在攻下阿克后, 因法国国内纠纷,腓力急忙回国,留下理查继续作战,成效甚微,最后与萨拉丁签订三年休战协定。耶路撒冷仍由萨拉丁控制,但允许西欧朝圣者和商人进入。于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以虎头开始,以蛇尾结束。理查在返国途中,又被新德皇亨利六世扣留,支付了 10 万英镑的赎金才被放回。

第四次十字军征讨是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的,他以收回圣地为借口, 西欧封建主积极响应。但是威尼斯商人的商业利益改变了进军的目标,把矛头指向了希腊东正教的统治中心拜占庭。拜占庭帝国也是信仰基督耶稣的, 竟也成了十字军进攻的目标。1024 年十字军攻下君士坦丁堡,烧杀抢掠达一个星期之久,使这个东方古代文化中心遭到破坏。

第四次十字军战争后,远征热潮低落。其后一度出现“儿童十字军”, 宣称成人有罪,只有纯洁的儿童才能夺回圣地。于是演出了一场人间悲剧。1212 年,约 3 万儿童被骗往马赛港,由牧童斯蒂芬率领,分乘 7 艘船出海, 其中两艘沉没,五艘被运往北非贩卖为奴。另一支由德国儿童尼古拉率领, 约 2 万人,由科伦出发,沿莱茵河,越阿尔卑斯山,一路溃散,死亡殆尽。

此后,又举行了 3 次十字军征讨,进攻目标是埃及,第八次进攻目标是突尼斯,均以失败告终。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曾亲率第七次和第八次十字军, 结果前一次被俘,以巨款赎回;后一次染上瘟疫而死在军中。此间,另一位阿拉伯民族英雄贝巴尔斯,领导阿拉伯穆斯林大军,打败最后一次十字军远

征,把大批十字军赶下地中海,拔除了十字军的最后据点,收复了十字军所占的全部土地,结束了十字军长达 200 年的东侵活动。

阿拉伯封建主的对外军事扩张,也是打着宗教的旗帜,以伊斯兰圣战的形式实现的。7 世纪 30 年代到 8 世纪中期,阿拉伯半岛新兴的封建主阶级, 为了扩张领土,掠夺财富,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在伊斯兰圣战的宗教旗帜下,调集穆斯林大军,向中东、北非、南欧、南亚广大地区长驱直入,大举进军。这就是中世纪著名的“伊斯兰远征”。伊斯兰教把从命出征视为“天职”,同时把死后升入天堂和获得战利品作为精神鼓动和物质引诱。战利品的分配原则是:1/5 为“真主的份额”,归先知和他的家族及寡妇孤儿;4/5 由战役的直接参加者瓜分。其中,骑兵得 3/5,步兵得 1/5。因此,使广大的穆斯林充满着宗教狂热,英勇作战,视死如归。到“先知”穆罕默德死后 100 年间,使这个新兴的阿拉伯帝国成为一个东起印度河,西临大西洋,北自黑海,南到尼罗河流域的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庞大的封建帝国。伊斯兰教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宗教,东起西亚的帕米尔高原,西至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北到欧洲的西班牙,都成了伊斯兰教区。

古代统治阶级为了掩盖侵略扩张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往往披着“神圣” 的宗教外衣,仿佛完全是为了宗教上的目的。实际上,它只是以宗教“圣战” 的形式达到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在阿拉伯民族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斗争中,伊斯兰教成为阿拉伯国家团结战斗的旗帜,成立了一个又一个国家集团,如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对阿拉伯国家的内部事务和国际政治事务作出统一的最高决策,对当代国际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影响。

宗教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发挥的重大影响,也反映在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国家之间。这种斗争形式上是教派斗争,实际上是政治斗争。例如,基督教的天主教与东正教的斗争;伊斯兰教的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斗争等。80 年代发生的两伊战争,其原因有两国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但在教派问题上的矛盾, 也是战争的原因之一。在伊斯兰国家统治集团之间,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围绕“哈里发”(意为“继承者”)问题的斗争,并因此造成了伊斯兰教的分裂, 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派别,即逊尼派和什叶派。这两个派别的斗争一直持续到现在。在伊朗和伊拉克的穆斯林中,信奉什叶派的都占多数。在伊朗约占 90

%,在伊拉克约占 60%。然而,两国什叶派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却有明显区别:在伊朗,政府和军队长期由什叶派掌权;在伊拉克却正好相反,政府和军队都由逊尼派掌权。1979 年,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执政后,与伊拉克逊尼派掌权者萨达姆之间,在宗教问题上的矛盾更趋尖锐。这种宗教上的矛盾又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终于爆发了两伊战争。两伊战争打破了中东国际关系的平衡,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分裂和不和,使以色列感到高兴。两伊战争说明,在伊斯兰教流行的主要地区——西亚和北非,宗教已经超出了国内政治派系斗争的范围,而成为影响当今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观察当代国际政治风云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