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矿产资源破坏、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主要表现在:

一是采富矿弃贫矿。我国贫矿多,富矿少,许多矿产品位较低。如铁矿品位平均仅 3.4%,贫矿占 84%以上;锰、铜、铝、磷、硫等重要矿产也是贫矿多;磷矿中富矿仅占 6%;硫矿中富矿仅占 11%;铜矿品位大于 2%的富矿占3%;钼矿品位大于 0.1%的仅占 17%。而许多乡镇企业和私人采矿点在开采过程中,只重视自身的经济利益,采富矿弃贫矿,矿山的开采寿命急剧缩短。例如,铝锌矿国家规定品位在 8%以上即为富矿,而有些企业只采品位在 20% 以上的,低于 20%的被用来填埋山沟,造成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云南云坪铅锌矿探明储量为 1400 万吨,属于世界罕见的大矿。近几年每天有上万群众

上山抢挖高品位富矿石。到目前为止,约开采矿石 33 万吨,损耗矿产储量达

500 万吨,回采率不到 7%。前面提到的栾川矿,本可开采 100 多年,但照目前的情况,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就要报废。

二是没有坚持综合勘探、综合开采、综合选矿的原则。我国矿产物质组分复杂,大多数为共生和伴生矿产资源。例如铁矿有 1/3、铜矿有 1/4 是多组分的矿;钒、钛和稀土矿大多伴生在其他矿产中。往往伴生、共生矿物的价值高于主矿几倍和几十倍。在我国,一方面由于认识不足,对伴生性、共生性多组分的矿产未能得到综合开发利用,例如,某个煤矿,约有 3 亿吨油页岩与煤矿共生,开采时却只开采煤矿资源,而把大量油页岩当作废石扔掉。另一方面,也因成分复杂的矿床开采难度大,限于技术和经济条件,不易利用。例如,白云鄂博,它既是一个特大型的铁矿,又是一个具有世界价值的铌和稀土矿,铌和稀土由于选矿技术问题未能解决,回收率很低,造成极大损失。

三是回收率低。许多矿产资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只要处理得当,不仅能延缓资源的枯竭,而且可以减少环境问题。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采→选矿→冶炼→利用的全过程中回收率较低,根据近几年矿山年报统计资料,我国国营煤矿采矿回收率为 50%—60%,地方煤矿为 30%—40%,小煤窑仅 10%— 20%。综合起来,煤矿总回收率在 40%左右。全国锅炉平均热效率为 55%,再把矿山储量设计利用率,洗精煤回收率(55%)及运输损失率考虑进去,全国煤炭能源最终利用率只有 10%—20%,能源总利用效率为 20%—30%,与日本、美国的 50%,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 40%相差甚远。我国铁矿采选冶回收率为65%—69%,若考虑储量设计利用率及钢铁加工时的利用率,则铁矿资源总利用率只有 36.7%;主要有色金属采选冶回收率为 50%—60%,总利用率为 20%

—60%。总的来说,我国矿产资源总利用率比发达国家约低 10%—20%,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矿产资源在大量流失的过程中,均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是低发展水平阶段出现高强度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