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31978—1993 年农业内部结构状况(%)
项目 |
1978 |
1980 |
1985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
种植业 |
76.7 |
71.7 |
63.0 |
68.5 |
67.2 |
65.5 |
64.6 |
林业 |
3.4 |
4.2 |
5.2 |
4.3 |
4.5 |
4.7 |
4.5 |
牧业 |
15.0 |
18.4 |
22.1 |
25.7 |
26.5 |
27.1 |
27.4 |
渔业 |
1.6 |
1.7 |
3.5 |
5.4 |
5.9 |
6.8 |
8.0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35 页。
《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31 页。
与此同时,农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非农产业比重从 1978 年只占 31%上升到接近 70%,已经远远超过农业,表明在建设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农村经济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再其次,主要工农产品产量有了成倍的增长,长期存在的产品短缺有了缓解,有些产品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粮食、棉花、油菜籽、水产品、煤炭、水泥、棉布、电视机等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农业产品生产数一数二的大国。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是国际贸易额也有了史无前例的变化。1978 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只有 97.5 亿美元,到 1994 年突增到 1200 亿美元,
增长了 11.3 倍,年增长率为 17%,大大高于 80 年代世界出口贸易年均增长5.5%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同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国家出口贸易年均增长 10%的速度。我国已成为世界第 10 位出口贸易国和出口额超过 1000 亿美元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
最后,人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改善。经济的快速增长给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提高创造了条件。最能反映人民收入水平的是社会商品零售额。1978 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 1558.6 亿元, 1993 年上升到 13 592.6 亿元,增加
了近 8 倍。
1978 年我国农村有 2.3 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现在大部分脱了贫,
只留下生活在生存环境十分艰难的深山区及边远地区的约 7000 万人口,尚待
脱贫。因此,可以说,从全局说,数千年来农村地区祖祖辈辈盼望解决温饱问题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并正向小康的目标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