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思想意义

司马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史记》中。《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 3000 年的历史。全书分为 8 书、10 表、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共 130 篇,526500 字。《史记》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总结,也是以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文学的典范。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述与评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褒贬,体现出作者的人民性、批判性的进步思想倾向,这是《史记》之所以成为不朽之作的精神支柱。

《史记》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它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肯定历史变革,颂扬为历史变革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例如, 他说:“桀纣失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 这就肯定了历代变革的正义性,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在政治思想上,

《史记》维护“大一统”的观念,这在当时是进步的。他颂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也赞同刘邦结束楚汉纷争、重新统一全国的伟业。尽管他对此二人都有其他多方面的贬责,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充分肯定的。因为当时的统一有利于人民的安定,为民心所盼。他赞成“王道”,反对“霸道”,他的政治思想一方面来源于上升时期的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又深深植根于人民性之中。

《史记》的人民性集中体现在对民众疾苦的深深同情,以及对人民群众反抗暴力统治的斗争的肯定上。例如,他热情歌颂了陈胜(字涉)、吴广领导的反秦农民起义的历史功绩。对于这样一个在不大的范围内建立政权,前后不足六个月的农民领袖,司马迁将他列入“世家”,就是因为“天下之端, 自涉发难”,陈胜乃“无土而王”。这是对传统的宗法观念的大胆突破,反映了司马迁的远见卓识。司马迁正确分析了起义的原因,是由于“秦失其政”, “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天下苦秦久矣”,从而揭示了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源。其认识是深刻的,闪烁着唯物史观的光辉,也为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找到了最充分的根据。司马迁倾注着浓厚的感情,描写了陈胜少时的“鸿鹄之志”,危难时刻敢“为天下唱”的首创精神,建立“张楚”政权的雄才大略,以及起义后天下云集、队伍迅速壮大,攻关掠地,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司马迁也描写了陈胜的错误和失败,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寄予了深深的惋惜与殷殷的同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出自陈涉口中的呐喊,也是司马迁心中的呐喊。正因为如此,他把陈涉与古代“圣贤”汤、武、孔子并列。这是司马迁对陈胜的崇高评价,也是《史记》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史记》的人民性还体现在为一批下层社会的人物立传,其中有刺客、游侠、医卜、倡优等等。他赞许刺客“士为知己者死”、舍身反抗强暴的英雄行为;他歌颂游侠急人之难、济人之困、轻生死、重然诺、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侠义精神。例如,他笔下的朱家“振人不瞻,先从贫贱始”。而他

自己却“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郭解则是“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振人之命,不矜其功”。游侠是与统治者相对立的, 司马迁倾注自己的强烈感情,和着自己的泪水颂扬他们,把他们看作是为那些被摧残、被损害的社会弱者申冤复仇的英雄。

《史记》坚持了史家忠于史实的“实录”精神,对统治阶级,甚至是当朝最高统治者的残酷、贪婪、阴险、昏庸,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讽刺,表现了深刻的批判性。如,司马迁笔下的汉高祖刘邦,少时是一个“好酒及色” 的无赖之徒。楚汉战争中,他自私、残忍,不惜把自己的父亲作牺牲品;入宫之后,他“贪于财货,好美姬”;对于辅佐他打天下的功臣,他心怀猜忌, 玩弄权术;夺取江山以后,他诛杀功臣,背信弃义。通过这一桩桩历史事件和一个个细节描写,字里行间活画出一个阴险、狡诈、多疑、残忍、玩弄权术的帝王形象。

汉武帝是与司马迁同时代的“圣上”,司马迁长期侍从其左右。对于这样一位当朝最高统治者,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了他的好大喜功,暴戾残酷和愚昧迷信。特别是对武帝的迷信求仙活动给予了辛辣的讽刺。武帝堂堂一国之君,屡被方士所骗,甚至听从方士的胡言,把自己的宫室按照神仙境界布置起来,居于其中,等待神仙来会。一住一年多,也没有见到神仙的影子。后来方士又将帛书塞到牛肚子里,谎称神牛欺他,经人辨认,知是伪书,才知道自己上了方士的当,却又怕别人笑话,不敢告人,实在愚蠢可笑之至。

《史记》还无情揭露了作为封建统治者爪牙的酷吏、汉儒的丑恶嘴脸。司马迁笔下的缙绅先生之徒“缘饰以儒术”,实则是只知阿谀奉迎、趋炎附势、投机取巧、追名逐利的利禄之徒。在《酷吏列传》中,刻画了汉武帝周围的一群酷吏,如张汤、杜周、义纵之流,他们专以人主的好恶治狱。在叙述这些酷吏的血腥“政绩”时,作者每每指出“上以为能”,笔锋直接指向皇上。

当然,《史记》也有很多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它的思想体系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的;它对封建统治阶级基本面还是拥护的;它以阴阳五行神学观念附会王朝更替,给封建帝王披上君权神授的外衣;它把历史上的兴衰成败主要看作是帝王将相的活动,等等。但是,《史记》虽有这样一些糟粕,却掩盖不了其人民性、民主性、战斗性的精华。正因为如此,才使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