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都”时期的三大诗人

  1. 维吉尔

维吉尔(公元前 70—前 19 年),是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出生于意大利北部曼图亚城附近农村的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里。他幼年在农村度过,熟悉农村和农业劳动,热爱自然。后来,他去克雷莫纳、罗马和意大利南部学习哲学、修辞,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专心写作。他的早期诗作大都散失, 只有少数短诗流传了下来。内战时期,屋大维为了分配土地给复员老兵,曾没收过他家的田地。后来,他向屋大维申诉,在麦凯纳斯帮助下重获地产。从此维吉尔成了麦凯纳斯文学集团的成员,屋大维的拥护者,主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记》。

《牧歌》是在希腊诗人忒俄克里托斯的田园诗影响下写成的。包括 10

首短歌,采用牧羊人对歌或独歌的形式,内容有爱情诗、哀歌、哲理诗、酬友诗等,还有一些诗是描写农村凋敝景象的。这些短歌中有些诗行就是希腊诗的改写或集句。但同忒俄克里托斯单纯描写田园景色和牧人爱情不同,维吉尔在歌唱牧人的生活和爱情的同时,还抒发了对当时政治和社会情况的真实感受,反映了小土地所有者厌恶内战,对大奴隶主消极抗议的情绪。在第九歌中,诗人借牧羊人的口说道:

我们今生居然经历到了未曾梦想过的事, 一个陌生人变成了我们的土地的占有者,

他居然说:“这是我的地,你们老农户,搬走。” 在这样颠三倒四的世界,我们认输,我们悲痛。 我们现在正在把这群羔羊给他送去,愿他倒霉。

这样的诗句,显现出战争期间人民被迫离乡的痛苦和对统治者的消极抗议。当屋大维归还了维吉尔的土地后,他很感激,欣然写道:

老头真好运,这样你的土地可以保持,

对你就很够了,即使那不毛的沙石和沼泽的泥蒲都向一切田地侵扰, 怀胎的母羊总不必吃异乡的牧草,

也不会接近别人的羊而传染疫病。 老头真好运,这里是你熟悉的水滨, 在圣洁的泉水旁边,你可以乘凉; 在这里,丛榛上的繁花跟从前一样, 有希伯罗的蜜蜂来采花上的蜜水, 并且经常以营营的柔声催人入睡; 高高的岩石下修葡萄的人临风高吟, 你宠爱的鸽子也咕咕地叫个不停, 榆树上的斑鸠也不断地互相呼应①。

在诗中,他还歌颂黄金时代的重新到来,庆祝罪恶与恐怖的结束: 但当坚实的年代使你长大成人的时候,

航海的人将离开海,那松木的船艘将不再运货,土地将供应一切东西, 葡萄将不需镰刀,田畴将不需锄犁,

那时健壮的农夫将从耕牛上把轭拿开, 羊毛也不要染上种种假造的色彩。

草原上的羊群自己就会把颜色更改, 或者变成柔和的深紫,或鲜艳的黄兰, 吃草的幼羔也会自己带上朱斑。

现在司命神女根据命运的不变意志,

对她们的织梭说:“奔驰吗,伟大的日子。”

在这里,维吉尔抒发出久经战乱的人民渴望享受幸福生活的心情,希望毒蛇、毒草不再伤害羊群。但是诗人同时怀疑黄金时代是否能实现,目前的和平能否持续。这给作品蒙上一层感伤的色调,成为作者独特的风格特点。《牧歌》文字优美,结构严密,内容与形式新颖,出版后传诵一时,是维吉尔的成名作。

《农事诗》4 卷,共 2188 行,是维吉尔的第二部重要作品。这是一篇关

① 《维吉尔:牧歌》,杨宪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于古罗马农民的工作与生活的诗歌,每一卷讲述一个主题。4 卷分别写农业、园艺(葡萄与橄榄)、畜牧、养蜂。与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类似,但在创作意图和材料处理上,却有它自己的特色。赫西俄德的弟弟强占了他的土地,他写诗劝告其弟走诚实劳动的道路,属于个人规劝性质。维吉尔此诗是应屋大维的亲信麦凯纳斯之约而写的,目的在于配合屋大维振兴农业的政策,吸引农民返回农村。当时罗马经过内战的破坏,农村凋敝,屋大维实行了一项恢复农业的政策。维吉尔自幼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的情况,他知道只有农村的繁荣,才能导致整个国家的强大。但他并不是枯燥地介绍农业技术和阐述农业政策,而是歌颂农村的快乐生活,把有关农业的一些专门知识同对祖国山河、自然景色、历史事件甚至神话传说的描写结合起来,歌颂农村快乐生活,把枯燥的农事写得生动有趣。他在第 1 卷中讲述了凯撒之死和

内战引起的社会混乱,指出屋大维农业政策的重要性。在第 2 卷中描绘了意大利的美丽河山和丰收景象,说明这是实行新政策的结果,他对罗马的前途抱有乐观的态度。这部作品的风格特点在于诗人对大自然种种现象的敏感, 赋予生产劳动以诗意,表达了独立小农的情趣。

《埃涅阿斯记》①(一译《伊尼德》),是维吉尔的代表作,写于诗人一生中的最后 11 年,原准备再用 3 年时间修改,因病逝而不能如愿,只完成了

初稿。遗嘱令友人将诗稿焚毁,经屋大维下令得以保存。全诗 12 卷,近万行, 叙述希腊联军攻陷伊利昂城后,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率众来到意大利,成为罗马开国之君的种种经历,追述了罗马建国的光荣历史。

史诗前 6 卷摹仿荷马史诗《奥德修斯》,写主人公埃涅阿斯的漂泊生活。

后 6 卷摹仿《伊利亚特》,写主人公征服意大利拉丁姆的经过。

第 1 至 3 卷写埃涅阿斯是特洛亚的王子,爱神维纳斯之子。特洛亚城陷

落后,他率家人和部分队伍离开家乡在海上漂流 7 年,经历千辛万苦,来到了北非迦太基,受到狄多女王的热情接待。他向狄多讲述了特洛亚城陷落和自己漂泊 7 年的悲惨经历,狄多女王深深陶醉在爱情之中。

第 4 卷是全诗的精彩部分,以描写狄多的性格和心理著称于世。如写狄多爱上了埃涅阿斯:

“但是狄多早已被一股怜爱之情深深刺伤,用自己的生命之血在调养创伤,无名的孽火在侵蚀着她。埃涅阿斯英武的气概和高贵的出身一再萦回于她的脑际;他的相貌和言谈牢牢地印在她心上,她的爱慕之情使她手足无措, 不得安宁。当阿波罗的明灯照亮了大地,黎明女神把潮湿的阴影从地平线上驱散,爱得要发疯的狄多对她贴心的妹妹安娜说道:‘安娜妹妹,我担心害怕,一夜没睡好觉!你觉得到我们家来做客的那个人怎么样?他的柏貌如何? 他的相貌和膂力有多雄壮阿!的确,我相信——并且不是毫无根据地相信—

—他是天神的后代。卑劣的性格一定表现为胆怯。唉,他受命运的折磨好苦啊!他讲的那场战争结束得多惨啊!如果我不是在死亡把我第一个爱人夺走之后,下了坚定不移的决心不再和任何人结婚,如果我不是对婚姻之事感到万分厌倦,我很可能屈服于诱惑。安娜,我坦白对你说,自从我可怜的丈夫希凯斯遭难,自从我的哥哥血溅了我的家园,只有他一个人触动了我的心思, 使我神魂游移。我有一种死灰复燃、古井生波之感’⋯⋯

“在神庙里许愿对一个爱得发狂的人有什么用处呢?爱火一直在侵蚀着

① 引文均转引自《世界文学名著选读》(2),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

她温柔的心,她心里的创伤还在暗中活动。不幸的狄多心如火焚,她如痴如狂满城徘徊,就像一头麋鹿,在克里特岛的树林里徜徉,不提防被一个携带武器的牧羊人从远处一箭射中,而牧羊人自己也不曾理会他的羽箭已经留在它的身上了;这头鹿穿过树林和狄克特山间小径奔逃,那致命的箭杆一直扎在它的腰间。”

这里,作者把狄多如痴如狂的爱和她的矛盾交织的心态表现了出来。终于,狄多勇敢地和埃涅阿斯结婚了。“狄多和埃涅阿斯来到了同一个山洞, 万物之母的大地和赞助婚配的尤诺发出信号;电光闪耀,上苍做了婚礼的见证人,仙女们在高山之巅欢呼。就是这一天导致了苦难,导致了死亡;从这天起狄多就慵整梳妆,不顾名声,更没有想到保持爱情的秘密;她说这就是结婚,她用这名义来掩盖她的罪愆。”

埃涅阿斯和狄多结合后,天神尤皮特提醒他,上天的旨意是他必须离开狄多到意大利去建邦国。狄多感觉到埃涅阿斯要走,便带着绝望责备和悲怆之心加以挽留。然而埃涅阿斯因有尤皮特的命令,只有挣扎着把眷恋之情埋在心底,冷冷地告诉她自己得奉神意前往意大利。狄多愤恨交加,晕厥过去。她再三挽留埃涅阿斯,但无济于事,不幸的狄多被命运捉弄得如癫如痴:

“她心情悲痛,无法入睡,尽管夜深了,她还是合不上眼,安不下心。她倍感痛苦,爱念一再涌上心头,刺痛着她,阵阵愤懑象巨浪一样使她辗转反侧,她独自在心里这样盘算道:‘啊,我怎么办呢?我还回到从前那些求婚者那里受他们奚落吗?从前我曾多次表示不屑和那些蛮族结婚,难道现在又去低声下气地乞求他们要我吗?不行,那么就去追随特洛亚人的船队,听从他们的颐指气使吗?难道因为我以前拯救过他们,他们就会帮助我吗?他们是否还会牢记我从前对他们的好处而感谢我呢?假定我自己愿意,谁又会接受我——一个他们所憎恨的人,把我带上他们傲慢的船上去呢?唉,被抛弃的人啊,你到现在还不明白吗?你还没有感觉到特洛亚人是背信弃义的吗?如果他们愿意带我走,又该怎么办呢?是我独自一个跟着这些欢呼雀跃一心想离开此地的航海人走呢,还是带着我的全体推罗亲友簇拥着去参加特洛亚人的行列呢?从前我是好不容易把他们从他们土生土长的西顿城带到这里来,现在我怎能又一次叫他们扬起风帆,漂洋过海呢?不行,你只有一死, 这是你应得的。用宝剑斩断你的愁绪吧。我的妹妹啊,我固然爱得发疯,但是,是你不忍得看我伤心落泪,首先让我去面对那冤家,害得我承担起这痛苦的重担。为什么不准我象林中麋鹿那样生活,不必举行婚礼,不受人责骂, 又尝不到这些痛苦呢?而我现在却破坏了对已故的希凯斯的誓约了。”

埃涅阿斯上船走了,狄多在绝望中自杀而死。在这里,诗人对狄多表示无限同情和惋惜,这个浪漫故事可能影射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与罗马将军安东尼的爱情悲剧。

第 5、6 卷写特洛亚人从迦太基启程,在海上遇到风暴袭击,来到了西西里岛。适逢埃涅阿斯之父安奇塞斯逝世一周年,为他举行祭奠赛会。特洛亚妇女不愿继续前进,焚火烧船。埃涅阿斯只好让一部分留在西西里,在当地建立城邦,埃涅阿斯终于抵达意大利西海岸。女先知西比尔带他游历地府会见他的父亲,亡父指点他看他的后裔即罗马的一系列统治者,从罗慕路斯到凯撒与奥古斯都,并说罗马将由屋大维建立盛世。埃涅阿斯找到船队,向北驶去。

后 6 卷写埃涅阿斯来到拉丁姆地区,深得国王拉提努斯的器重。国王钦

佩他英勇,听从神示愿把女儿拉维尼亚嫁给他,引起了另一求婚者鲁图利亚王图尔努斯和埃涅阿斯的长期战争。埃涅阿斯来到居住在罗马城址的阿尔卡底亚王厄凡德尔处,请求他看在共同祖先的份上给自己以援助。厄凡德尔对埃涅阿斯讲述了拉丁姆早期的历史,又领他游览城市,看未来罗马的胜迹, 并派儿子帕拉斯率军援助。维纳斯恳求丈夫伏尔坎为他造一面盾牌,上面雕的塑像是罗马的全部历史。埃涅阿斯把这面反映子孙后代光荣和命运的盾牌背在肩上。埃涅阿斯外出期间,特洛亚人阵前失利。天神尤皮特召集众神开会,号召大家停止特洛亚人与意大利人之间的战争。鲁图利亚人继续攻打特洛亚营寨,埃涅阿斯被困在城堡之内,毫无逃跑的希望。埃涅阿斯率一批厄特鲁里亚部队从海路归来,他驶近营地,高举盾牌,特洛亚人一片欢呼。战斗开始,埃涅阿斯旗开得胜,可图尔努斯杀死了他的盟友帕拉斯。埃涅阿斯为友报仇,拉丁阵营派人来要求停战,以便埋葬阵亡将士,埃涅阿斯完全同意,协议停战 12 天。双方会晤,宣誓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单独决斗,以定胜负。决斗开始,鲁图利亚人毁约,埃涅阿斯被暗箭所伤,众人把他护送回营, 用仙药治愈。他又重返疆场,率部围攻拉丁都城。图尔努斯闻风命部下停止战斗,由他单独与埃涅阿斯交手,埃涅阿斯英勇无比:

“⋯⋯图尔努斯正在踌躇,埃涅阿斯举起致命的长矛对准了他,看准时机,用尽全身力气,从老远向他投去。从驽弓上射出来的攻城的石弹也没有它的声音响亮,霹雷的爆裂也没有它那样震耳。这矛带着可怕的死亡就象黑旋风一样飞去,穿透了图尔努斯铠甲的下摆和七层的盾牌的边缘,嘶地一声扎进了大腿的中段。在冲击下,图尔努斯双膝一弯,巨大的身躯倒在地上了。鲁图利亚人都跳了起来,发出痛苦的呻吟,周围的群山呼应着,远近高处的林木也回应着他的呻吟⋯⋯埃涅阿斯看着这些战利品,使他又想起了仇恨, 心中重新燃起了可怕的怒火。他对图尔努斯说:‘你身上带着从我的人那儿夺去的战利品,还想逃脱我的掌握吗?这是帕拉斯在刺伤你,帕拉斯在杀你, 是他在用你罪恶的血,给你惩罚。’他说着,满腔热血沸腾,一刀刺进了图尔努斯的胸膛。图尔努斯四肢瘫软,僵冷,在呻吟中,他的生命消失了,忿忿地下到了阴曹。”全诗以图尔努斯被杀死而告结束。

史诗借用罗马传说来歌颂罗马祖先建国创业的丰功伟绩,而且把罗马历史与神话连接起来,证明罗马王族是神的后裔,非同凡俗。诗人通过主人公的遭遇,颂扬了罗马帝国的神圣传统和先王建国的艰辛。游历地府的所见所闻,歌颂了凯撒与屋大维的功绩,并肯定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政策及统治世界的使命。这些,都说明诗作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表现了作者的奴隶主爱国意识。诗中塑造的埃涅阿斯的形象也体现了罗马人理想的道德品质,即敬神、忠诚、勇敢、克制、大度和仁爱,符合屋大维的政治需要。全诗是颂扬屋大维并为其政策服务的。史诗虽然写罗马的光荣,但作者也不时流露出哀伤情绪。当埃涅阿斯在迦太基看见尤诺神庙上刻着特洛亚的故事时,叹息道:“人间的一切都引我伤心落泪。”诗中比较生动的悲剧人物狄多和图尔努斯,虽是失败者,但作者对他们寄予很大的同情,这就使史诗带上了淡淡的哀伤情绪,使人感到作者对“罗马和平”、帝国光荣能否维持抱有一定的怀疑。

在艺术手法上,维吉尔有意慕仿荷马史诗,在情节安排上和形象比喻上也摹仿荷马,但他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成就。荷马史诗是口头文学, 歌颂战争,塑造了英雄个性鲜明,乐观直率,勇武凶猛。其风格单纯质朴, 自然轻快。维吉尔的史诗则是文人文学,否定战争,歌颂罗马祖先的建国业

绩,表彰屋大维的功勋,证明“君权神授”。主人公缺乏个性,忧郁、公正、虔诚、仁慈,具有坚韧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成了屋大维的化身。其风格严肃而又哀婉,华丽精致,有些夸张。同是大将,荷马笔下的阿喀琉斯为了争夺一个女俘的私事而放弃责任,埃涅阿斯却克制了自己对狄多的感情,服从使命。维吉尔还长于运用幻景、梦境、预言、暗示、讽喻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和抒发感情,如地府遇到亡魂的情节,就非常典型。在描写技巧上维吉尔不善写战争,而长于爱情心理刻画,如狄多的爱情悲剧,既肯定了埃涅阿斯远行的必要性,又写出了狄多殉情的细腻心理过程,这是荷马史诗所缺乏的。

维吉尔一直享有盛誉。中世纪时,他是少数未被基督教会排斥的古代作家之一。但丁很崇敬他,认为他最有智慧,最了解人类,在《神曲》中让他作为地狱和炼狱的向导。维吉尔的史诗倍受后人推崇,成为后来史诗的典范, 对后世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