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扬雄

东方朔(公元前 154—前 93 年),字曼倩,平原厌次(山东惠民)人。西汉文学家。性诙谐滑稽,善辞赋。《史记》把他列入《滑稽列传》。《汉书·艺文志》把他列入杂家。汉武帝即位之初,他上书自荐,武帝令其待诏公车,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言辞敏捷,性格诙谐,常在汉武帝面前调笑取乐,被视为俳优。但常常“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他曾上书反对武帝修造上林苑。文章《谏除上林苑》指出了武帝大造宫殿、大开猎场的错误与危害。由于武帝把他当作俳优看待,他在政治上始终不受重用,故作散文赋《答客难》发泄牢骚。

《答客难》以主客问答的方式,揭露封建帝王不尊重人才,抒写作者怀才莫展的苦闷,诙谐讽刺,颇能代表他的个性。其中说:“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这些话道出了有才之士不得不听任权势随意安排自己命运的苦衷,很形象地表现了封建帝王对人才的玩弄,话里话外都带着刺和牢骚。

《答客难》言辞激切,略带幽默感,寓庄于谐。文风放浪,气势逼人, 是东方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文章。

扬雄(公元前 53—公元 18),字子云,成都人。西汉末年最著名的辞赋家。他少而好学,博览群书,极好司马相如的赋。汉成帝时,有人推荐他的文章似司马相如,被召入宫中,侍从成帝祭祀游猎,作了《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和《河东赋》4 篇大赋,歌颂皇帝的功德和汉朝的声威。

① 《汉文学史纲要》。

扬雄口吃,不能畅谈,默而好沉思,心胸淡泊,无心仕进,历成、哀、平三世,官不过黄门郎。他埋头著述,在哲学与语言学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扬雄的赋据《汉书·艺文志》载有 12 篇。除铺叙祭祀游猎的大赋外,还有《解嘲》、

《解难》、《逐贫》和《酒箴》等抒怀的散文赋和状物小赋。其赋作最为著名的是《甘泉赋》。

《甘泉赋》是扬雄随汉成帝郊祀甘泉宫归还后所作。他把天下郊祀铺写得雄伟壮阔又飘飘欲仙:“流星旄以电烛兮,咸翠盖而鸾旗。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声駍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服遗风。”并颂扬汉王朝“辉光眩耀,隆厥福兮,子子孙孙,长无极兮”。

扬雄的辞赋虽有模仿前人之处,但也有独特的面貌,含讽之意较多。晚年,他对赋有新的认识。他在《法言·吾子》中写道:“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尔曰:壮夫不为也。或问:赋可以讽乎?曰: 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扬雄认为辞赋是“童子雕虫篆刻”, 是小孩子堆砌文字的玩意,“壮夫不为也”。他认为当时的赋“极丽靡之辞, 宏侈巨衍,竟于使人不能加也,即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很少起到讽谏的作用,指出了汉赋的根本弱点。他把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作品称为“诗人之赋”,把宋玉以后赋家的作品称为“辞人之赋”。他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看法,认为前者意存讽谏,而后者则虚滥侈靡。他要求辞赋合于讽谕的正道,这种文学观点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