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现存的汉代乐府民歌 40 余篇。这些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多方面地反映了汉代人民的生活、思想、情绪和愿望,极为深刻地揭示了汉代社会生活的种种矛盾,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

汉乐府民歌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反映了劳动人民遭受压迫、剥削的苦难和反抗。如《妇病行》,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罪恶: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挞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这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的缩影。

《平陵东》通过义公被劫的事件深刻地揭露了汉代贪官污吏像土匪一样掠夺人民的事实: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官吏劫人勒索,逼得被害之家卖掉小牛凑钱赎人。《东门行》则表现了贫苦人民的饥寒交迫、走上反抗道路的过程:“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反映了汉代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

汉乐府民歌还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如《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凉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里真实地再现了一场激战后战场上留下的悲惨情景,字里行间,凝结着阵亡士卒的血和泪,充满了人民对战争的诅咒, 笼罩着一种悲烈惨痛的气氛。《十五从军行》描写了一个老兵 15 岁从军出征

直 到 80 岁 才 得 回 家 的 悲 惨 遭 遇 :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

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乐向望,泪落沾我衣。”诗歌反映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家破人亡。战争和徭役是分不开的, 战争的负担全都落在劳动人民身上,特别是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读之催人泪下。

汉乐府民歌,还有以妇女的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诗歌,这些诗歌唱美好的爱情,也反映了对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反抗,如《有所思》和《上邪》: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②汉乐府民歌情诗很少,这两首为古代情诗中的杰作。《有所思》是女子相思之词,全诗皆自述口吻。当她听到男方有点变心,一怒之下把准备赠送给他的“双珠玳瑁簪”烧毁了,并“当风扬其

① 《有所思》。

② 《上邪》。

灰”,以示决绝之心。而回忆起过去初恋时的情景,又相思难舍。《上邪》是一个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她发誓永远相亲相爱,这是多么坚贞、多么火热的爱情!有人认为这两首诗原是一诗,被分割应用了,这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把两诗的首尾蝉联,会发现两语相接,如出一口,非常自然。全诗激情洋溢,风格奔放,对后世民歌影响很大。

民歌中更多的还是弃妇和怨女的悲诉与抗议,如《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跑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

言好,未若敌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这是弃妇对喜新厌旧的“故夫”提出的责难。诗中的弃妇勤劳、善良、柔顺,但还是被抛弃了。通过“故夫”自己的表白揭示了他的卑鄙自私,喜新厌旧。至于那个相形见绌的“新人”,其命运比“故人”好吗?

反映妇女的痛苦,最杰出的诗篇是《孔雀东南飞》,它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它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热烈地歌颂了刘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表达了广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作品以动人心弦的力量,两千年来一直激励着青年男女为争取幸福婚姻所展开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