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和蔡琰

除了“三曹”外,“建安七子”也是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七子”之称出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 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孔融(公元 153—208 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 20 世孙。汉末文学家。“七子”中,他年辈最长。曾任北海(今山东寿光)相, 世称孔北海。曹操召为将作大匠,又迁少府。他性情刚正,直言敢谏,在政治上比较保守,反对曹操,终于被曹操所杀。孔融以文章见长,辞藻华丽, 气势雄放,有较多的骈俪气息,代表作是《论盛孝章书》。盛孝章是江东名士,遭孙策忌恨,处境危险。孔融与盛孝章交好,便写了这封书信请求曹操营救。文章简练典重,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曹操读罢,便让汉献帝下诏征召盛孝章,可惜诏书还没到,盛孝章已被杀了。

“七子”除孔融外,其余六人都依附于曹氏父子,想做一番事业。他们大都经历战乱,其作品反映了社会动乱和人民所受的灾难,抒写了个人的抱负和遭遇,表现了建功立业的精神,生动深刻,颇为感人。“七子”的代表是王粲。

王粲(公元 177—217 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末著名文学家。他出身世家,少有文名,被著名学者蔡邕称为“异才”。17 岁时避难荆州依刘表,未被重用。后归曹操,任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官至魏国侍中。“七子”中,他的文学成就最高。刘勰说:“仲宣溢才,捷而能密, 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①王粲诗赋的数量几乎等于其他 6 人的总和。他的《七哀侍》、《从军诗》、《登楼赋》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是汉末社会动乱现实的写照。如《七哀诗》第一首: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 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人妇,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泣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这首诗记录了诗人由长安避乱赴荆州时途中所见所思。诗人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军阀混战造成的人民流离失所、饥饿死亡的悲惨景象,苍凉悲慨,凄哀动人,表现出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王粲还长于辞赋。他寄居荆州时所作的《登楼赋》,是抒情小赋中的名篇。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感叹战乱不休,年华易逝,渴望时世清明, 天下一统,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

陈琳(公元?—217 年)以书檄驰名。他的《为袁绍檄豫州》,劝刘备归附袁绍,不要依赖曹操。文中痛诋曹操及其先世的败德,有纵横家之声势。曹操苦于头风病发,卧读陈琳书檄,翕然而愈,可见陈琳笔力之犀利。袁绍失败后,他归附曹操,曹操爱其才而用之。陈琳诗作仅存 4 首,但其《饮马长城窟行》一诗却脍炙人口: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

① 《文心雕龙·才略》。

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 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这首诗用对话的方式,从筑城卒与妻室的书信对答中,反映了修筑长城的劳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长城窟下,水寒伤骨,死人众多,筑城卒已无生还的希望。他不希望心爱的妻子耽误青春,催她再嫁。而妻子对丈夫忠贞不渝,表示既然丈夫难以存活,自己也决心以死殉情。全诗充满了身家破灭的悲痛,其中“生男慎莫举”四句,乃是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血泪之语,极为沉痛酸楚。封建时代,本来重男轻女,诗中却说生男不要去养活他,生女要用肉去喂养她,可见人民对繁重的徭役兵役的愤恨。杜甫受到陈琳这首诗的启发,在《兵车行》中写道:“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陈琳的这首诗五七言杂用,通篇 7 次换韵, 以叙事纪言的乐府体式来反映民间疾苦,声调铿锵,文情并茂,在建安诗坛一枝独秀,为后来杜甫、白居易等诗人所继承和发展。

阮瑀(公元?—212 年)也以书檄驰名。他的《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文, 文笔流畅,很具感染力。他的《驾出北郭门行》诗,写孤儿为后母所虐待, 颇有社会意义。刘桢(公元?—217 年)则以诗歌见长,其代表作有《赠从弟》三首。钟嵘在《诗品》中把刘桢列在上品,称他的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徐干有《室思诗》6 首,其中写道:“思君如流水,何时穷已时”,“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语言流畅,情深意长。应瑒(公元?—217 年)有《别诗》2 首,写征夫悲怀,感情真切。“七子”的创作虽各有特色,但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理想抱负、情调慷慨悲凉则是其共同特点。

建安时期唯一的女诗人是蔡琰。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 人,蔡邕之女。她博学多才,精通音律,一生的遭遇非常不幸。幼年时曾随被陷害获罪的父亲度过一段流亡生活,后来嫁给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而回母家寡居。在汉末大乱中又为胡人所掳,滞留南匈奴 12 年,嫁给胡人左贤王,

生有 2 子。后为曹操赎回,再嫁陈留董祀。她的作品有 3 篇流传,《悲愤诗》五言、骚体各一篇,《胡笳十八拍》一篇。能确定不是他人伪托的,只有五言的《悲愤诗》。

五言《悲愤诗》是自传体作品,真实地叙述了诗人在汉末军阀混战中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广大人民共同的苦难。诗中描绘出“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血淋淋画面,并记叙了诗人被掳途中的遭遇:“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诗人滞留边塞,时刻思念着故乡的亲人:“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幸而被赎归来,却又要与亲生骨肉离别: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 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诗中写出了母子离别的沉痛心情,达到了全诗的高潮。回到故乡后,只见: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复盖。出门无人声, 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故乡在战乱后面目全非,深沉吞咽的悲痛更觉凄凉。结尾写诗人曾遭流离,现在“托命于新人”,嫁给董祀, 总担心受人轻视而被抛弃,“怀忧终年岁”,写出心灵的隐痛。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文人五言长篇叙事诗,长达 540 字,具有史诗般的体制和浓郁的时代气息。诗中凝结着诗人的屈辱和心酸,血泪交流,真情倾泻,是建安文学中的一篇传世佳作,在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建安时期文学创作上的繁荣和建安作家们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及文学创作上的现实主义的特色,被后来的文学家誉为“建安风骨”,并当作宝贵的文学传统加以珍视,看作是评价文学作品好坏、成就高低的标准。“建安风骨” 的传统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