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古印度文学

  1. 古印度文学的生长环境

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文学成就辉煌,灿烂夺目,是世界古代文学中最完整、丰富的文学之一,其发展一般分为吠陀时代、史诗时代和梵语古典文学时代。

印度梵语文学时期(公元 1—12 世纪),上承两大史诗和早期佛教文学。两大史诗使用的梵语是通俗梵语,含有较多的非规则语法现象。而这一时期的梵语文学作品,使用的是经过梵语语法家规范化的古典梵语。印度古代文学中的戏剧、抒情诗、叙事诗和小说等纯文学形式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从公元 1 世纪起到公元 3 世纪,古印度的西北部被来自中亚的贵霜帝国

所征服。贵霜帝国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称为大月氏。大约在公元 1 世纪初, 大月氏人建立贵霜帝国,这标志着统一的大月氏奴隶制国家的形成。贵霜帝国建立后,势力日强,进一步南侵印度,到公元 1 世纪末,发展到鼎盛时代, 其领土扩展到北印度恒河流域中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贵霜帝国是与当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中国的东汉帝国并驾齐驱的四大帝国之一,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帝国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政局并不稳定。从公元 3 世纪起,贵霜帝国逐渐衰落。印度著名的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就生活在一二世纪贵霜帝国时期,他的作品是现存最早的梵语古典文学作品。

贵霜帝国衰落后,北印度又重新分裂成许多小国。公元 4 世纪初。摩揭

陀重新兴起,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笈多王朝(约公元 320 年——公元 5 世

纪中叶)。经过后继者三摩答剌笈多和旃陀罗笈多二世的不断征伐,至 5 世纪初,笈多王朝统一整个北印度和中印度的一部分,成为孔雀王朝之后的又一个庞大帝国。笈多王朝属于印度古代历史上的盛世。笈多王朝全盛时,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梵语文学和佛教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梵语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笈多王朝帝王大力奖励文学和学术活动,三摩答剌笈多本人就有“诗王”之称。最杰出的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就是超日王(即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宫庭“九宝”之一。公元 5 世纪中叶,在外族入侵下, 笈多王朝瓦解,印度又重新陷入小国纷争的局面。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印度从公元 5 世纪以后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

在梵语古典文学时期,佛教和婆罗门教出现了互相消长的形势。婆罗门教是在吠陀时期形成的脱离群众的上层宗教,因而在佛教兴起后,它立刻相形见拙。而在这一时期,婆罗门教为了争取群众,开始融合民间的宗教信仰, 大约在 4 世纪演变成了新婆罗门教,即我们现在通称的印度教。印度教也是多神崇拜,但以梵天(创造之神)、湿婆(毁灭之神)和毗湿奴(保护之神, 主要化身为罗摩、黑天)为三大主神。通过两大史诗以及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的各种往世书的宣传,围绕这三大主神的各种神话传说在印度民间十分普及。

印度教在发展中,逐渐形成毗湿奴教、湿婆教和舍格提教三大教派,遍布印度各地。佛教在这一时期由小乘衍变成大乘,公元 3 至 6 世纪是大乘佛教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大乘佛教向印度国外广为流布,佛教逐渐成了世界宗教。但在印度国内,佛教从笈多王朝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到 13 世纪在

印度本土彻底消亡。

整个梵语古典文学时期,印度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商品交换有了进一步发展,城市兴起,宫廷生活奢华,这些都为梵语文学的全面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文学家多数出身婆罗门,因而在宗教思想和神话观念方面依然受到印度教的强烈影响。但除了一些往世书和其它一些颂神作品外,从总体上说,梵语古典文学已与宗教文献相分离,成为独立发展的意识形态形式。

梵语古典文学是印度古代文学中最成熟、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学。公元前后产生的戏剧学专著《舞论》,是印度现存的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此后, 印度文艺理论著作又不断问世,形成了世界上别树一帜的印度文艺理论体系。印度戏剧的创作十分繁荣,重要的梵语古典戏剧家有马鸣、跋娑、首陀罗迦、迦梨陀娑等。最杰出的戏剧家是迦梨陀娑,他的戏剧作品《沙恭达罗》, 代表着梵语古典戏剧的最高成就。首陀罗迦的戏剧《小泥车》也很著名。《五卷书》是蜚声世界的印度梵文寓言故事集。现存最早的梵语叙事诗是马鸣的

《佛所行赞》和《美难陀传》,抒情诗代表作是迦梨陀娑的《云使》。自迦梨陀娑后,梵语古典文学的各种体裁继续向前发展,但优秀的作品不多,形式主义已达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其衰亡势在必然。

梵语古典文学在戏剧、诗歌、故事等文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