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贾谊(公元前 200——前 168 年),洛阳人,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称贾生。少以博学能文著称,20 余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擢拔为太中大夫。他提出了一套巩固地主政权的主张,力主中央集权,强调以民为本,颇得汉文帝赏识。后因周勃、灌婴等人的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忧郁而死,年仅 33 岁。其政论散文皆见于刘向编的《新书》中。
贾谊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以政治家敏锐的目光、文学家杰出的手笔, 写出了匡时救失、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论散文。其代表作为《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总结了秦朝兴亡的历史原因,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基本观点是秦国不了解打天下与守天下所用谋略的区别。作者极力渲染秦国自孝公以来如何强盛,但终于二世而亡。文章深刻论述了以暴力取天下兴,以暴力治天下则亡的道理,强调了民心的作用。秦始皇守天下没有实行争取民心的政策,秦二世又暴虐无道,所以,陈涉、吴广揭竿而起, 伐无道,诛暴秦,富强无比的秦倾刻土崩瓦解。而秦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①所以,要想使天下长治久安,必须使用儒家的仁义之术。
“过秦”,即指责秦政的过失。作者的写作目的是用“过秦”来“过汉”, 要汉朝以秦亡为鉴。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贾谊评价很高。
《过秦论》采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来论述主要观点,文辞宏丽,笔致曲折,气势纵横,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陈政事疏》针砭时弊,开头便用了一个非常恰当而形象的比喻将当时隐藏的社会危机指了出来:“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②作者大胆揭露了汉初存在的矛盾和危机,提出削弱诸侯割据势力、全力抗击匈奴的入侵、注意民生等问题, 分析深刻,笔锋犀利,言辞激切。汉文帝看了这篇奏疏后,当时就采纳了其中不少建议。
《论积贮疏》对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作了真实的叙述,提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 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③文章条理明晰,说理透彻,中心思想是要天下以农为本,各食其力。
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 《汉书·贾谊传》。
③ 《汉书·食货志》。
贾谊的政论散文都善用比喻,感情充沛,气势磅礴,语言明畅,保留着战国散文的特点,对后世的政论文有一定的影响。
贾谊也是汉初的辞赋家。现存作品 5 篇,以《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为代表作。《吊屈原赋》是他被贬官长沙途经湘水时所作,借吊屈原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激昂感愤,哀怨悱恻,有屈原之遗风。《鹏鸟赋》是他谪居长沙时所作,主要是自我伤悼、自我排遣,充满消极悲观的思想,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贾谊的赋采用主客问答体,大量使用四字句,形式上趋向散体化,显示了楚辞向汉大赋过渡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