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道教经书

起于汉代的道教,与其他同时代产生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其他世界性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较明确的创教者,且创教者述而不作,经典多为对创教者言论的追述或记录。而中国本土生长的道教却表现出对中国原始宗教的依赖、继承关系。它首先是由一些“为道者”制作“神书”创造经典开始,然后发展为系统的神学信仰,形成宗教团派。其创教者与经典制作者并非一人,而是多重源流汇合的结果。

从战国到秦汉,随封建制的兴起和强大,中国土地上的神仙思潮也“后浪推前浪”的涌动不息,而且逐渐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汉初的留侯张良, 辅佐高祖,晚年则欲从赤松子游,学道健身;后来的汉武帝也欲求长生不死, 令入海求神的方士达数千人,最终只限于个人长生,以至于汉武帝 60 岁时, “自叹曰: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 差可少病而已”①。

最初的神仙逍遥自在,只是助世人长生不死。西汉末年神仙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开始显露。朝政不良,灾异频仍,使社会上的宗教气氛增长,汉成帝、哀帝时,方士十分活跃,既有在朝廷提倡赤精子“下教”之道的,也有于民间“行西王母寿”活动的。汉成帝至西汉末年(公元前 32—前 7 年)喜好祭祀鬼神方术,幻想借天威以维持其统治并得后嗣。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士齐人甘忠可将汉武帝后盛极一时的黄老道与儒家谶纬学说的具体内容相结合, 造作了《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 卷,文中所提到的赤精子“下教”之道,已远非追求长生登仙之道,而是用君权神授、天意、神仙下凡等观念维护汉室统治的太平之道。

另一早期道教经典《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是一部包含 170 卷的巨著。关于此书的来历传说甚多,但多认为此书非一人一时而作,是经西汉末年到东汉顺帝时的长期酝酿,以帛和《素书》为基础,经一些好道者增饰, 最终由于吉、宫崇等编纂,逐步成书。

《太平经》主张元气及派生的天地阴阳之气,不仅是创生世界的根本, 而且都带有感情、意志、道德色彩,如阳气“好生”、阴气“好杀”、和气“好成”等;在肯定阳尊阴卑、君尊民卑的同时,主张日、月、星,君、臣、民,父、母、子“三名同心”,协调共处。《太平经》以“太平”名经,旨在追求“极大和平,极大平均,极大公平”,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乐的境界,用《太平经》自己的话来说是“澄清大乱,功高德正,故号太平”。

由于《太平经》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谶纬,原始宗教观念、巫术,儒家的伦理观念及佛教各家的成分,吸收了当时的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与自然科学成就,并将汉代以来关于气的学说神秘化,因而形成了内容庞杂, 但以“乐生”为主旨的神学体系。“它不是教人们去追求死后灵魂进入天国、净土式的极乐世界,也不是教人们去追求‘来世’享受荣华富贵的幸福。它是教人们珍惜生命、延年益寿,甚至长生成仙,乐享今生。”①

在一部分方士走向民间,开创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的东汉晚 期,另一些方士依然活动于仕宦豪门之间,从事养生理论、方术的实验和探索,其代表

① 《资治通鉴》,卷 22。

①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 1 卷,四川人民出版社,第 121 页。

人物是魏伯阳。据史载,魏伯阳本高门之子,性好道术,撰《周易参同契》以《周易》爻象论述炼丹“修仙”之法,将炼丹术(炉火)与“大易”、“黄老”三者互相参合会同,使之契合为一。《周易参同契》的成书年代大约在汉桓帝(147—168 年)时。

《周易参同契》一向被认为“词韵皆古,奥雅难通”。其表达手法是“寓言借事,隐显异文”(运用《周易》爻象的象征性符号和天文律历、图谶、房中术语等,比喻其炉火炼丹之事)。在本质上是以阴阳二种元素的配合变化为理论,阐述作丹的原理和方法,后蜀道士彭晓认为该书“大率以乾坤为鼎器,阴阳为堤防,水火为化机,真铅为药祖,互施八卦,驱役四时,得药忘言,假易显象”。说明作者是为了增加神秘性,恐泄天机,因而借《周易》的宏论,将天道、地道、人道笼而统之,并将天地、日月、男女都作为阴阳变化的比喻。

炼丹术是在汉代已经兴起的炼金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把炼金术与神仙追求联系起来的,大约可上朔到汉武帝时的方士李少君。就丹鼎派而言, 其道士热衷于少数贵族的命运且炼丹术花费昂贵,因而在民众中少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