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公会议

早期基督教会由于地理、文化、语言等原因,自然地分为二派;西部使用拉丁语的教会称为拉丁教会或西方教会;东部使用希腊语的教会称为希腊教会或东方教会。两派教会各行其是。在后来的发展中,罗马教会逐渐成为西部教会的领导中心,东部教会则形成了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 4 个中心。

基督教既成为罗马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维护它的统一便成为教会乃至帝国的重要大事。不符合正统教义的教派的神学主张往往被斥为“异端”, 而“正统”与“异端”的争执又关系到各派系在帝国统治层中所处的位置, 从而使基督教内部已有的各种争论更趋表面化。随着教会教权的增长,统一教义这个本属于神学范畴的任务,与教会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变得日益复杂,最后成了需要借助外部政治力量来解决的事情。而帝国皇帝出于统一意识形态的要求,也多次主动干预宗教的论争,于是原已十分复杂的争论变得更为复杂。基督教史上的七次大公会议虽然是为着“统一认识”的目的召开的,但最终没能挽救基督教东西两派大分裂的结局。

公会议是指基督教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前期公会议抬于 4 世纪 20 年代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之后,由罗马皇帝召开。参加者包括当时罗马帝国所承认的希腊——罗马世界的欧洲以及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教会的主教和一些神学家。此后,由于各派间的分化日益加剧,自 9 世纪中叶起的后期公会议, 成为由罗马教皇召开的天主教主教会议。

“三位一体”是正统教义中一条重要的教义,即认为,上帝只有一个, 但在一个本体之中包含着三个同等的位格圣父、圣子、圣灵。然而,如何解释“三位一体”,特别是圣父与圣子的关系,道成肉身的圣子的神性与人性的关系,都有着巨大的分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社会和政治集团间的矛盾。可以说,历次公会议,都是以化解这种分歧、建立定于一尊的正统教义以适应国教化的需要的意愿开始,以加剧最终的分裂结束。

由罗马皇帝召开的公会议共有七次。当时基督教两派尚未正式分裂,故至今天主教和东正教均承认这七次公会议的合法性。

由于政治区划、语言、文化传统等差异,事实上罗马帝国全境一直分作东西两个部分。基督教从 3 世纪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线和以西地区,通用拉丁语,亦称拉丁教会,中心在罗马。东派教会通用希腊语,也称希腊教会,开始以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为中心,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一线和以东地区。 330 年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自称“新罗马”。此后, 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渐居首位,同西部罗马相对峙,埋下了日后东西教会大分裂的种子。

4—7 世纪,东部教会各派势力间争斗激烈,西部教会也时而介入。这种争斗在神学上的反映就是关于“三位一体”的基督的“神人二性”问题的教义之争。

325 年君士坦丁以皇帝的名义召集帝国境内约 300 名主教,在距君士坦

丁堡 50 英里的尼西亚城,举行第一次公会议,史称尼西亚会议。

议题中心是如何解释道成肉身的基督和上帝,即三位一体中父与子的关系。这场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帝国内部各民族及各地方势力间的矛盾。最后,根据何西乌的建议,以该撒利亚主教、教会史家犹西比乌所提出的信经为基础,添上父子“同质”一词,由皇帝施加压力强行通过,作为正统三一论教义的标准。这个信经后经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即第二次公会议) 修改,加上了“圣灵与圣父、圣子同样具有神性”的提法,从而把圣灵提到与父、子完全同等的地位,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教义。同时制定了 20 条教会法规以扩大正统派主教的权力,这些规定对帝国全境基督教会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世俗政权直接插手干预教会内部事务和教义,即由此开端。

君士坦丁死后,帝国于 340 年之后分为二部分,即东罗马与西罗马。这二位皇帝更深地卷入了教会争权夺利的斗争,康士坦斯支持西方主教,康士坦蒂乌则支持东方主教,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尼西亚论争。在他们统治下,这场争论已不像君士坦丁在位时那样实际上仅限于东部(第一次公会议的参加者大部分是东部教会的主教),而是发展到整个帝国。

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解决了“三一论”问题后,基督论即成为 4—5 世纪神学争论的中心。主张一性论(基督在“道成肉身”后即只有神性而不具人性) 的代表人物优提克斯被 448 年的君士坦丁堡教会会议(地方性宗教会议)判

为异端,优提克斯利用政治唆使东罗马皇帝阿提普斯二世于 449 年召开以弗所会议(即后世天主教会所谓“强盗会议”)进行翻案。阿提普斯二世死后, 其继位者马吉安和女皇普尔凯丽妲于 451 年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卡尔西顿召

开宗教大会,史称第四次公会议。约有 600 余名主教参加,罗马主教列奥一世也派代表参加,他们为迎合当时在东西方教会中均占优势的二性论派(主张基督具有神、人二性),以平息帝国境内的教会争端,推翻了“强盗会议” 的决定,重申以前三次公会议的结论,再一次将一性论斥为异端,并革除优提克斯教籍。会议接受了列奥一世的“教义书信”,规定基督为三位一体的第二位,有真实的神性和真实的人性;其神人二性“不流、不变、不分、不离、同存于一个位格之中”。这就是被后世大多数教会承认为正统基督论的最初公式,称“卡尔西顿信式”。会议提高了罗马主教的地位;并批准了君士坦丁堡牧首在东方教会中的领导地位,但罗马教会对后者不予承认。在后来的时间里,便成为东西方教会分裂的症结。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际,西部教会借传至欧洲的基督教力量,发展了自己的势力。东部教会在持续达 3 个多世纪的争论中,形成了以亚历山大里亚和安提阿为中心的二大神学学派,并通过历次公会议,产生了“尼西亚信经” 和“卡尔西顿信式”作为教义的正统标准。当时的东部教会借助世俗政权, 将拒绝上述两项信仰标准的各派斥为“异端”,并将其驱逐至帝国边陲地区。东西方教会于 1054 年正式分裂。此后,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东部教会则自称“正教”,因其宗教仪式中主要用希腊语,故又称“希腊正教”, 是为中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