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新有部与正量部
尽管自 3 世纪婆罗门教在印度次大陆东山再起,大乘佛教向其挑战,但上座部佛教(这里指一般所说的“小乘”)的势力不仅遍及南北印度,而且其主流地位一直保持到 5 世纪。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自然会引发上座部佛教的内部变化:在教团组织和寺院经济方面,由于布施丰盛,能够自给,过去常见的游街乞食现象逐渐消失;在崇拜活动方面,对塔的供养遍及所有佛教遗迹和寺院,而且对佛陀偶像的崇拜正在取代对佛遗迹的崇拜;在教理方面, 上座部在同内外论敌的论战中形成许多新观点,如大众部、有部、正量部和经部等。
经部又称经量部,以《阿含经》为基本原理(量)。原出于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主张在佛教二藏中应以经而不以律、论为正量或正确的认识根据, 而得名。它的创始人拘摩罗多也是譬喻师的著名开创者。譬喻师是以寓言故事来解释佛经的法师,其代表作为法救(有部四大论师之一)的《法句譬喻经》。拘摩罗多最初活 动于北印度今拉瓦尔品第一带,“作为北方一大家, 与东方之马鸣、南方之提婆、西方之龙树齐名”,在 3 世纪的印度次大陆并
称为“四日照世”。经部主张人体内有一种叫做“一味蕴”的“细意识”, 以其为根本生出所谓的“五蕴”并构成现实的“有情”。拘摩罗多的弟子诃梨跋摩撰《成实论》,强调人生为“苦”的悲观厌世观点,解脱的根本途径在于用“真智”去灭“无明”。该经在中国三论宗以前声望很高,后来被视为小乘空宗的代表作。
有部学说在 5 世纪经过世亲的努力而发展为新有部。世亲活动于北印度地区,因作《七十真实论》破数论师、后又破声论师而受到正勤王与新日王的供养。世亲的新有部思想集中体现在《俱舍论》中,该经以“四谛”为中心,将上座部佛教对世间和出世间的基本观点规范化和系统化,概念明晰、哲理性强,被人们看作是“小乘佛教最后的哲学代表”。《俱舍论》将现实世界分为二大类,即有情世间与器世间。有情世间相当于动物、人类和鬼神系统,其基本范畴有三界、五趣、四生、四有、五蕴、十二因缘等,并以此解释有情世间和宗教的各种现象;器世间指有情世间所居的物质世界,其基本范畴有世界的广度、厚度、形状,世界的物质构成、地理布局及其生、住、灭的劫数与灾难等,由此形成了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三千大千世界。在宗教实践方面,《俱舍论》侧重于“治心”。
正量部是从早期佛教的犊子部分化出来的,活动于印度的西部与西南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至 7 世纪上半叶玄奘游学印度时,正量部已
形成以摩腊婆为中心,遍及 19 个国家,僧众 6 万人(仅摩腊婆就有僧众 2 万多人),数百座寺院的规模。正量部的创始人是三弥底耶,现今尚存的主要经典有《三弥底部论》与《大丈夫论》,其学说接受了大乘学派所主张的入世救世的菩萨行思想,并“强调境在心外,心外有境;心之取境,是直线式的反映,不经过任何中介。这种说法,同瑜伽学派全力主张唯识无境和“带相”缘境之说,全然对立。显然,正量部的说法是符合常识的,但失之于粗糙。”①
正量部坚持“业力不失”观念,但不是将“业”理解为“意业”(如有部),而是直接造成实际后果的言论或行动的“表业”,属于比较务实的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