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宗教

约产生于公元前 9 世纪的罗马宗教,在公元前后,已经随着罗马民族的

成长而发展,从无到有的神殿建筑日渐宏伟,被征服民族的神祇也进入万神殿中神灵偶像的行列,并引进了东方的秘传宗教和占星术。建于公元 2 世纪的万神殿,以其气势宏大与设计智巧而闻名于世,是现存最完整的古罗马建筑物之一。

最初的罗马人并不知道为神祇造像、塑像,也没有可以称之为“寺庙” 的宗教建筑,但是经过了希腊化时期,罗马的神像和神殿已有了相当的发展。至今人们仍然能够在罗马广场这个在当年古罗马最重要的广场上看到宏伟的卡斯托和拉克斯神庙、维斯太神庙、罗慕路斯神庙等宏伟的宗教建筑遗迹。这些神庙的正面都有宏大敞阔的柱廊,可以用来观察天象,具有希腊与罗马文化浑然一体的风格。

罗马宗教相信人与自然界皆可求助于神力的护佑,因而随着罗马国家的崛起和兴盛,神灵偶像也多得不胜枚举。在早期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的第二次战役中遭到惨败之后,为摆脱迦太基之手,罗马人曾根据“神谕”,把小亚细亚人崇拜的大母神赛比列引入罗马宗教。此外,波斯神密特拉和埃及宗教主神俄西利斯、伊西斯也都成为罗马人的崇拜对象。被征服民族的神祇, 一般也都吸收到罗马的万神殿中。

然而对帝王崇拜是这一时期神灵崇拜的一大特点。伴随共和制转变为元首制,继而又转变为君主制,罗马宗教出现神化君主的倾向。苏拉当政时期, 苏拉被称作神之骄子,王权崇拜已露端倪;至尤利乌斯·凯撒,罗马首次为政治权威举行“封神”仪式;屋大维则被封为“奥古斯都”(神圣者),死后谥为神并建庙祭祀;卡利古拉不仅将自己封为神,而且下令以自身头像取代希腊神像之头。

罗马帝国历代君主注重振兴传统宗教,特别是奥古斯都,他大兴土木、广为营建,仅罗马一地就增建 82 座神庙,扶持阿尔瓦利斯社团并恢复各种传统宗教节日和庆典。同时历代君主又都注意在宗教问题上兼容并蓄,使各派宗教力量相互抗衡和制约。在 4 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罗马宗教也就随之消亡。

在统治者热衷于“帝王崇拜”的同时,在广大民众之中对古老民族神的敬拜逐渐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崇拜所取代。罗马宗教是一种颇具现世色彩的宗教,崇拜与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祇,及他们对现世的护佑。而来自东方各民族(如埃及、波斯等)的种种崇拜都充满了神秘主义和彼岸世界赏罚的观念。因此,民众、城市贫民和奴隶等,都认为官方崇拜的对象之神对他们并无作用。他们敬奉埃及的伊西斯、阿努比斯、塞拉皮斯以及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的神祇,并将其视为“拯救者”。东方神秘崇拜在罗马虽是外来文化,但它们在异乡信徒心中所引发的刺激和反应,却远远超出了它们在其本土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所具有的魅力,这可能是人类永远追求新鲜事物的本能所致,也可能是罗马当局利用传统宗教实现其政治目的所致。无论如何,罗马民众对于东方神秘宗教的偶像(如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 在一个时期内曾达到如醉如痴如狂的程度,以至于罗马当局下令取缔。

罗马宗教的教职人员——祭司,又是国家的公职人员。这一政教合一的结构,在罗马帝国时期表现为:在国家教权中设立各级祭司官和一些祭司团, 皇帝兼全国祭司之首。设有专门学院训练祭司。由于宗教与政治的联姻,使祭司集团成为贵族制驭庶民的工具。

在 4 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罗马宗教也随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