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与非正统的印度宗教

印度是世界上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 2 千纪早期的吠陀时代,印度社会即开始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由于印度文化的悠久和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使得古代印度的宗教无需以新代旧,而能够以自身的嬗变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从原始的自然宗教演变为奴隶制社会的上层建筑,以后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 并始终居于印度社会上层建筑的顶端。

印度古代宗教的主流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和三种形态:

第一为早期吠陀(《梨俱吠陀》)时代(公元前 1500—前 1000 年间), 流行的以自然宗教为主的宗教或吠陀教。

第二为佛教盛行以前的婆罗门教(公元前 1000—前 500 年间)。第三为佛教盛行以后的印度教(公元 400—500 年以后)。

在吠陀教演变为婆罗门教、再演变为印度教的过程中,《吠陀》一直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根本经典,只不过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派别中对《吠陀》各有不同的解释和发展。

本书所涉及的年代,约在婆罗门教向印度教的嬗变阶段,即印度教发展的第二至第三时期之间。

婆罗门教在印度奴隶制社会中,是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国家宗教,因崇拜梵天及由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婆罗门教作为印度奴隶制社会的上层建筑,强调吠陀天启、祭祀万能与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因为婆罗门教把广大的首陀罗种姓和其他贱民排除于宗教生活之外而引起这些阶层民众的不满,而掌有国家政权的刹帝利种姓也不满足于二等贵族的地位,因而在公元前 5 世纪前后,在印度次大陆兴起了各种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或宗教哲学思潮。其中最主要是佛教、耆那教和生活派(“邪命外道”)。佛教不承认吠陀权威而自立教义,不赞成祭祀万能而寻求新的解脱之道,不接受婆罗门至上、首陀罗不能再生的说教,而主张四个种姓在宗教上平等,人皆可得解脱。佛教的这些主张缓和了阶级矛盾并有利于刹帝利王族的统治,所以在释迦牟尼在世之际,佛教就已得到某些国君的支持。公元前 3 世纪孔雀王朝(公元前 322—前 185 年)的阿育王,曾将佛教尊为国教,压倒了传统的婆罗门教。

但在公元前 190 年,印度次大陆的孔雀帝国已被巽伽王朝(一个起源模糊的婆罗门家族)取而代之。其创建者普什亚密多罗是婆罗门正统派的热烈支持者,据记载,普什亚密多罗曾举行过两次规模盛大的婆罗门教祭祀—— 马祭①。由此,印度古老的婆罗门教在经历了孔雀王朝时期的一度衰落之后,

① 婆罗门教在各种祭祀中特别重视以马为牺牲的马祭,认为国王行马祭可使国王成为王中之王。一个国王

得到了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