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与新天师道

道教在中国北方的发展主要通过嵩山道士寇谦之(365—448 年)对五斗

米道的改革,创立新天师道,实现了道教与封建皇权的结合。寇谦之生活的时代,相当于十六国后期至北魏初期。当时的中国北方正处于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割据混战的纷扰之中。曾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的前秦政权,在 383 年的淝水之战中惨遭失败,土崩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这一年寇谦之正当 18 岁,开始修习道教。他青壮年时代的修道求仙活动主要发生在后秦羌族姚氏政权(384—417 年)控制的关中与河南嵩洛地区。寇谦之晚年之时,北魏鲜卑拓跋氏政权历经三代数十年的苦心经营,于 439 年消灭群雄, 统一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长期纷扰。待北魏与南朝刘宋经过元嘉末年的激烈交战,形成相对稳定的南北朝对峙局面之际,寇谦之却已逝世。寇谦之一生中的多数时间都处于战乱的社会状态中,这是他生活与传道的基本背景。

寇氏家族自曹魏初年迁入关中,当时的关中正是大批五斗米道徒从汉中向北迁入的地区。寇谦之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早年曾学张鲁之道,经年无效。 18 岁师从成公兴,“守志嵩岳,精专不懈”修道七年。神瑞二年(415 年)托言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并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 卷,令其“清整道教”;又授予导引、服气口诀。八年之后,423 年又称老子玄孙李谱文授予其箓图真经和劾召鬼神等方法,并嘱其辅佐北方的“太平真君”。在始光初年(424 年)寇谦之奉其所造作的《箓图真经》献之于北魏太武帝(408—451 年),“世祖欣然,乃使谒者奉玉帛牲宰祭嵩岳,迎致其余弟子在山中者。于是崇奉天师(寇谦之),显扬新生,宣布天下,道业大行”。遂起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遵其所造《箓图真经》之制。太平真君三年(442 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坛,自后诸帝即位皆如之。从此,旧五斗米道改头换面,以“新天师道”的面貌行世。

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道教徒对民间道教的改造,大都托称天神降授新经典,或整理已有的道经来创立新的教义,寇谦之亦二次托神造经,阐明自己清整道教的主张。寇谦之在《老君音诵诫经》中,猛烈抨击五斗米道的旧道法。首先,五斗米道在三张之后陷于严重混乱;其次,五斗米道收取会费及治病■信的租米钱税制度也存在弊端;第三是五斗米道早期的某些养生方术也存在弊端;最后则是下层道民利用民间道教组织,以李弘

(老君化名)、刘举名义发动起义。

对五斗米道这些旧道法的“流弊”,寇谦之主张应“尽皆断禁,一从吾乐音诵诫新法”:第一,废除三张原在巴蜀设置的 24 治称号;第二,取消祭酒道官的世袭制度,代之以儒家“唯贤是授”的原则。他自称自己能荣任天师,就是因为他“立身直理,行合规范”,经嵩山土地神上表天曹,而后才由老君降授的。这一作法打破了在巴蜀时三张祖孙世袭天师职位的惯例;第三,革除租米钱税制度和滥收■信,“从今以后,无有分传说愿输送,仿署治箓无有财帛;⋯⋯若有道官浊心不除,不从正教,听民更从新科正法清教之师”,这实际上是以儒家礼法来清整道教组织;第四,在《音诵诫》中, 寇谦之强调要以斋功为养生求仙之本。反对滥传房中术和服食仙方。五斗米道认为,教民只有通过“男女合气”才能释罪,成为“种民”(早期道教的术语,即积有善德的圣贤长生之人,是道教徒企图修炼达到的正果)。寇谦之则认为修房中术的“身中至要,导引之诀,尽在师口”。修行者必须“一心香火自缨,精炼功成,感悟真神与仙人交游”;才能得到真诀。“男女官努力修斋,寻诸诵诫,香火建功,仙道不远”。服食药物也只能保证除病寿

终,要想长生,关键在于奉守道诫,斋功礼拜,感通仙官下降接引,口授诀要,才能飞升成仙。因此,应以礼度为首,提倡“建功斋清”、“诵诫”、“建功香火”等斋醮仪式。在《音诵诫》中增加了不少道教戒律和斋醮礼仪的内容。宗教科戒仪式的完善,对于吸引普通道民,巩固道教的组织和信仰, 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寇谦之的新教义着重奉守道诫,斋醮礼拜等宗教实践活动,把服食药物放在辅助的地位,对房中术的传授更为谨慎等特点,都是对道教原有教义的一种改变;第五,吸收了佛教的劫运观念,提倡轮回报应的教义。本来,佛法炼神,道教炼形,佛教认为“灵魂不死”,道教倡说“肉体飞升”。寇谦之改变了只要炼形即可长生成仙的教义。引入佛教“生死轮回”说,提倡修持者前世的善恶,影响今身修行的成效;今世的善恶,又影响来世。而且在“末劫垂及”的时候,地上生民只有立坛宇朝夕礼拜神灵, 功德及于上世,并能修身炼药,学长生之术,才能达到正果。

从汉中迁入北方的五斗米道,经寇谦之(借北魏政权的)“改革”后, 从组织到教义,以及与封建统治者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五斗米道的请治组织形式瓦解了;教会的“租米钱税”等经济来源也被取消了;教义方面则吸取了儒、释思想,提倡礼度及规诫,以约制信徒身心,使炼形诸术居于辅助地位;从而使五斗米道得以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由于寇谦之对五斗米道的“清整”,使五斗米道革新面目,因而被称为“新天师道”, 六朝到宋陆修静开创南天师道以后,北朝的“新天师道”就被称为北天师道。

北魏统治者原为鲜卑族拓跋氏部,自 386 年于代北建国后,魏初诸帝便实行了与汉民族相同化的政策,北魏太祖道武帝“好黄老,颇览佛经”,太宗明元帝,“遵太祖之业,亦为黄老,又学佛法”。秦帝八年(423 年)明元帝死,雄才大略的太武帝拓跋焘即位于平城,北魏势力日盛,北方门阀士族纷纷投靠,寇谦之亦携《箓图真经》奉献于太武帝,司徒崔浩利用太武帝正欲“侔踪轩黄”、入主中原的心理,着力宣扬《箓图真经》中的符命之说, 使太武帝对寇天师的教义欣然领会,而且在太武帝后来的统一战争之中,崔、寇等人随军赞画颇有成绩,故统一完成后太武帝也益发崇信道教。寇谦之不仅劝太武帝改所号为太平真君元年,受符,而且还根据《箓图真经》奏请建造静轮天宫。太武帝对崔浩、寇谦之的宠信,使太平真君年间新天师道在北魏发展到了极盛。使道教从原始民间宗教上升到官方正统宗教的地位。

太平真君年间,寇谦之、崔浩借助太武帝的宠信,利用皇室内部的斗争, 导致太武帝诛杀太子的老师高僧释玄高,在崔浩的积极鼓动下,更有诛杀长安沙门,焚破佛像,下诏灭佛的举动。虽寇谦之不赞成使用毁灭性手段,但终使佛教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太平真君九年(448 年)寇谦之在灭佛的高潮中去世,死前曾预言:“及谦之在,汝曹可求迁录,吾去之后,(静轮) 天宫真难就”,即新天师道于他死后会衰落。真君十一年(450 年),崔浩终因恃宠跋扈,受到鲜卑权贵的一致攻击,被太武帝借故严刑处死,其家族及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北方门阀大士族也诛连灭门。不久太武帝被弑身死(452 年),文成帝拓跋睿即位后立即下令复兴佛教。但道教的官方地位并未动摇,北魏各帝即位后都按惯例去道坛接受符箓。魏孝文帝时(471—500 年)提倡汉族文化,对道教亦有所优遇,提出为“祇崇作法, 清敬神道”。京内道坛迁至城南,仍名为崇虚寺,使天师道保持了固定的活动场所。494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534 年北魏分裂后,东魏孝静帝迁都邺城, 都依惯例设立道坛。“其道坛在南郊,方二百步,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

十月十五日,坛主、道士、哥人一百六十人,以行拜祠之礼”。但这时的天师道自寇谦之、崔浩和太武帝死后已衰落至极,道士的素质也极为低下。把持东魏实权的鲜卑军阀高氏佞信佛教,对道教不予扶持。武定六年(548 年), 齐文襄王高澄准备废魏禅代,就先罢除了已存在百多年的天师道坛,不再承认其为官方宗教。

北齐天保六年(555 年),道教与佛教的较量终告失败,齐文宣帝下诏废道,令道士皆剃发为沙门,“有不从者,杀四人,”于是诸道土被迫从命, 齐国境内再没有道士。到此时,寇谦之创立的新天师道团散亡了。南北朝以后,不再有寇谦之一派道教的活动的记载。隋唐时流行的道教,主要是南方的上清派及北朝后期兴起于关中的楼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