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的基本特征
任何新学派或新思潮的崛起都以某种观点为基础,大乘佛教在其产生的初期,除了许多僧侣投身于普渡众生、以通俗的艺术形式宏扬佛法外,还有许多像马鸣、龙树、提婆这样的僧侣,致身于新观点的阐发与系统化。
佛教教义的系统化和精致化并非大乘独创,在一部分僧侣积极入世的同时,另一些僧侣则将佛陀开创的简单明了的人生学说,朝着“探讨人生本原和世界本原的方向”、即本体论的方向拓展。这中间,原属于上座部的僧侣以《阿毗昙心论》、《大国婆沙论》和《品类足论》为代表,围绕法相、有、无、因缘、五位六十七法等问题形成了所谓的“说一切有部”。杜继文先生主编《佛教史》在概述其理论价值时指出:
“有部哲学的直接目的,是为早期佛教的业报学说提供理论说明。那些相互分离的、僵死的、永恒存在的自性,为什么会在“因缘”等到条件下,
①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第 61 页。
积聚成活生生的具体事物?有部归结为是“业”与“惑”的作用。“业”与“惑”也就是决定人及其周围一切现实事物的“因缘”。所谓三界五道,穷富夭寿,就是由于“惑业”不同而感召的法体自性在积聚复合上的差别。为了求得福果避免恶报,甚至从生死达到涅槃,就必须改变“业”的性质,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法体自性的复合结构。这就是宗教修习和道德实践的任务。”
①
与此同时,活跃在南亚与中亚地区的大乘理论家们,也以《金刚般若经》、
《小品般若》、《摩维诘经》和《阿弥陀经》为代表,提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缘合会”,“方便”,“善巧”,“极乐世界”和“不二法门”等重要概念,阐明一切世俗活动与菩萨行的关系。后经龙树《中论》、
《十二门论》和《百论》的理论概括,特别是他的中观思想与二谛说,不仅为大乘学派继承发扬,而且为上座部大多数学派所接受。
学者们认为,大乘佛教虽然与上座部佛教具有不同的教义和处世之道, 但其宽容的胸怀使之对早期佛教的维护者们不仅不反对,反而尊以“声闻” 和“缘觉”。然而大乘之所以自命为大乘,是因为他们认为早期佛教只是佛陀对根浅下愚者权变之说、乃是“小乘”,而本宗派的主张才是阐扬佛陀的“究竟”之言,是为“大乘”。大乘佛教与上座部佛教相比,更加注重强化佛的崇拜和构造佛的本生,更加弘扬菩萨和强调菩萨行的重要性,特别是将早期佛教所坚持的“戒、定、慧”三学发展为包括布施、忍辱和精进在内的“六度”。除此之外,大乘佛教还吸收“外道”思想与土著宗教观念,使其经典沿着《法华经》类、“净土”类和秘密类(如巫咒等)三大线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