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国道教

公元前 2 世纪前后的中国,与各帝国竞相崛起的文明发祥地一样,开始

了大经济制度的确立。首先是秦始皇于公元前 221 年,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继秦之后的汉朝(公元前 206—公元 220 年)更为繁荣强大。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起义打破了秦汉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国家大一统局面,起义虽然失败,但各地军阀豪强势力乘机割据混战。此后经过魏、蜀、吴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十六国的动乱,以及南北朝的分裂对峙, 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先后经历了约 400 年之久的分裂。

在这段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里,战乱频仍,干戈扰攘,人民生活极端痛苦,是一个充满贫困、苦难和死亡的恐怖世界。经济、政治、精神和道德的普遍瓦解,儒家学说在思想上、文化上的“一统”地位相对削弱,使人们得以对人的生命乃至世界的本质重新进行思考。这一切都为宗教的滋生泛滥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东汉以来开始形成的道教与外来的佛教都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发展,逐渐成长为封建官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的变化,为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鼎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本格局。

就道教而言,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其最初的重要发展阶段,原始道教从民间兴起,并逐步演变发展为成熟的官方正统宗教。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东汉中后期,道教发展已有一个小高潮,民间已形成了太平道、五斗米道等民间道教团体。后因黄巾起义失败、张鲁政权降曹, 而一度受到重创。进入魏晋之后,统治阶级对民间的宗教活动分化打击,遏制了早期民间道教组织迅速发展的势头,使之整体趋于衰落。虽然五斗米道在地域上从西南发展到全国各地,并渗入上层集团,但并未改变其“以鬼道教民”的特色,在其内部还出现了组织散乱、科律废弛的现象,分化出许多互无统属的道派。

在民间道教活动受到遏制的同时,神仙道教却在魏晋社会上层中兴起。神仙方术之士在社会上十分活跃,并逐渐形成一些师徒相传的神仙道教团体。最初的民间道教也渗入了一些迎合门阀士族需要的神异内容。两晋之际的道教学者葛洪(284—364 年)集早期道教的理论发展之大成,撰《抱朴子内篇》,对以往的神仙信仰和各种方术做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上的阐述,这对道教从原始民间宗教向成熟的官方宗教的方向演变,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以后的道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葛洪去世后,以丹阳士族杨羲、许谧等人制作《上清经》(364 年)为标志,中国南北方出现了由门阀士族道教徒发起的道教改革活动,代表人物先后有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使道教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由此以重视经典科教与神仙养生之术为主要宗旨的道教派别成为道教发展的主流。民间道教经门阀士族改造后消融在南朝新道教中。发展至隋唐,道教与佛教的发展都进入鼎盛时期。南北朝以来形成的茅山派、楼观派成为当时道教的正宗,三洞经典体现了道教最高的教义理论和修炼方术,而早期天师道的符箓禳祓之术,仅仅作为经典的一部分和道士入门的初级功课保留下来。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①东汉晚期在民间崛起和形成。②三国两晋之际,在抑制中发展,五斗米道出现分化,其一部逐渐与神仙道教合流。③东晋以后,民间道教经过改造成为以仙道为中心的成熟的官方化的新道教。道教历经几次变革,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成了从孕育

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为此后一千多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