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初传中国,在姿态上依附于传统文化,并以儒道二家经典作为自己立足于汉地的佐证。但从三国时期开始,佛教与道教在宗教观上开始分家,

《佛教史》在总结三国到东晋这一时期佛教与儒、道的基本关系时指出: “佛教主有生必有死,以无生为理想,斥责道教愚惑欺诈;道教主养长

生,以‘不死’为目标,抨击佛教是‘修死之道’。道教还指责佛教为‘夷狄’之教,是老子出关用以教化不知礼仪的胡人的产物,不适用于文明的华夏;佛教则揭露道教行‘三张伪法’,败坏人伦,造反闹事。由此发展成纯宗派性的互相攻击,几乎历代都有。正统的儒家思想,始终是佛教广泛扩展的主要阻力。佛教在孝亲祭祖、奉上敬王等最基本的伦理观念和政治观念上, 完全服膺儒家学说,使佛教的基础意义,有了全新的变化,所以历来只有儒家对佛教的批判和佛教对这类批判的辩解,佛教很少表露对儒家的不满。”

(第 216 页)

这种形势自东晋以后发生变化,佛教在中国扎根、汉地僧侣知识分子也形成一定力量的基础上,开始对道教、道家经典及儒家思想公开贬斥。到南

北朝时期,三教互争高下,在思想界和政教关系上的冲突十分尖锐。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上的冲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表现为神灭与神不灭的争论。慧远将“神不灭论”明确引进佛教的业报轮回体系,尔后受到慧琳与何承天的批评,至齐梁范缜以《神灭论》反驳神不灭论,提出“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量形亡而神存?”的质问。

佛教与传统文化在政治上的冲突,在北方直接表现为政权对佛教的控制。魏太武帝崇道抑佛、征兵僧侣。446 年太武帝至 长安,发现佛寺藏有兵器、财物和妇女,遂采纳崔浩的建议,诏令魏境悉坑沙门,破毁佛像胡经。魏文成帝即位后振兴佛教,以“僧祇户”和“佛图户”强化佛教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作用,很快又使佛教的发展滥无限度。周武帝尊崇儒术,多次组织辩论,最终于 577 年以佛教费财伤民、悖逆不孝为名,正式宣布毁法,“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宅第;三方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与此同时,道教也受到一定破坏,“唯有六经儒教独被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