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佛教基本状况

公元 3—5 世纪印度佛教的发展与规模,目前只能从汉地游学僧人的记述了解其大致状况。这一时期包括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在内的北印度的佛教依然以健陀罗为中心,当地“伽兰众多,僧徒聚居”,多属于上座部,围绕佛遗足迹、佛齿、佛骨顶、佛剃发剪爪、佛钵、佛锡杖、佛影、佛本生故事(如菩萨割肉贸鸽、以眼施人、投身喂虎)等圣地、圣物形成散布各地的崇拜场所,一般都建塔供养,并有僧众居止。

在以摩偷罗和摩揭提为代表的自然条件较好、物产丰富的中天竺地区, 寺院众多且规模较大,有的可住僧六七百人,并形成较稳固的寺院经济和大小乘多种教派杂居的格局,不同教派以其供养之塔构成外在标志,如比丘尼供养阿难塔、诸沙弥多供养罗云塔、阿毗昙师供养“阿毗昙”、律师供养“律”、摩诃衍人则供养“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或观世音等。但在佛陀诞生地的迦毗罗卫和布道重地舍卫城等地区,虽有僧众居住在圣地、圣迹处,但宗教主流已是“外道”(如拘萨罗国有 96 种“外道”)或供养过去三佛。

斯里兰卡佛教在 4 世纪前具有大寺派和无畏山二大中心,4 世纪初无畏山发生分裂,萨伽利长老主持的祗陀林寺倡导大乘中观派主张,形成三大中心鼎立的格局(并维持到 12 世纪)。佛牙在斯里兰卡具有特殊的地位,每年一度的佛牙出行节是斯里兰卡最重大的节日,而且只有真正拥有这一国宝的人才能成为国王。生活于 5 世纪的觉音是南传佛教史上的重要学者,其代表作《清净道论》以优波底沙《解脱道论》为基础,用戒、定、慧三学组织佛教全部学说和实践,确立了南传佛教独具特色的禅法体系。

位于今克什米尔地区的罽宾在 3—5 世纪这个时期依然是中印佛教交流的重要桥梁。在中华腹地传播佛教者或译经者,如僧伽提婆、佛陀耶舍、佛图澄、鸠摩罗什、昙无谶、佛驮跋陀罗等,或来自罽宾,或曾在罽宾留学。罽宾既是阿毗昙和上座部的中心,也具有较发达的律学与禅学,其中达摩多罗的禅法对汉地早期禅学的发展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