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地域分异
作为地理环境,城市服从地域分异规律。城市地域分异,强烈地表现在土地利用方向、人口分布等方面。然而,在自然地理学特征方面,城市的地域分异又是明显的。
城市的土地利用分异,产生了城市的地域结构,关于这种结构,有几种
模式。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伯吉斯(E.W.Burgess)于 1925 年最早提
出了如图 4. 6.1 的同心带模式。
-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siness District,简称 CBD):以集中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为景观特点分布着大银行、股票市场、大百货商场以及高级文化娱乐场所;
-
中心边缘带:围绕 CBD 而存在,以批发商业、运输业、铁路客站等为主;
-
过渡带:零售商业、轻工业小厂、贫民窟分布较多,也是第一代移民的落脚处;
-
工人家庭带:就近上班的工人家庭,其经济状况要好于过渡带居民,第二代移民较多;
-
高级居住带:有高收入的公寓建筑、独户房屋和花园;
-
通勤带:近郊区或卫星城,多为中上层居民沿铁路或高级公路居住的地段。
美国学者霍伊特(H·Hoyt)在 1939 年对 142 个
图 4.6.1 伯吉斯模式(取自 H·德伯里, 1988)
北美城市研究后提出了一种扇形模式(图 4.6.2)。扇形模式在基本构成上与同心带模式差别不大,但它更强调交通线的作用,认为城市是交通线支撑起来的扇面组合。
图 4.6.2 霍伊特模式(取自 H.德伯里)
图 4.6.3 哈里斯—乌尔曼模式(多种来源)
图 4.6.4 杨吾扬模式(据杨吾扬,1989)
1945 年,美国学者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提出了多核心模式,他们认为城市有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心,如双城、三城等。多核心模式是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城市地域结构进一步复杂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比较符合 40 年代美国和战后欧洲、日本的情况。
以上三种模式不断得到一些发展,如肯迪森对欧洲城市提出的三地带学说(中央带,中间带和外围带),日本学者木内信藏提出的针对日本的三地带学说,杨吾扬(1989)用图 4.6.4 概括了现代西方城市的一般描述模式, 此外还有星状模式等。
上述城市的地域分异特点,主要是指大都市。一般城市,可识别出环形的作为商业中心的 CBD、商业-居住混合带、居住带,间或存在分异为各种功能扇区的外缘。
城市的基域(Urban Realm)是随着城市空间结构复杂化而提出的一种新模式。美国学者万斯(J.E.Vance)在 1964 年提出并于 70 年代发展了这一思想。基域模式认为,人口向郊外的扩散不仅产生了远处的核心,而且减少了市中心与这些郊区城市相互作用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加强了外城的独立性, 外城逐渐开始代替城市中心的某些功能,甚至超过中心的功能。因而现代大城市由一系列的城市基域组成,这些基域各有自己的经济、社会、政治影响力,每一基域的内部结构与市中心的一样复杂。马勒于 1981 年对洛杉矶的实证研究说明了这些问题。如图 4.6.5,他把洛杉矶分为西部基域、西北基域、东部基域、东南基域、西南基域,而中央洛杉矶则是高速公路网的枢纽。
图 4.6.5 洛杉矶的基域结
城市不仅存在土地利用形式上的地域分异,而且存在人口构示意图(自
H.J.德伯里,分布的地域分异。从人口密度来看,中心商务区人口密度较小, 向外逐渐变大,在中间带呈峰值,然后较缓慢地变小。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了城市边缘区,这里以流动人口为主。城市人口分异更重要地表现在社会性质方面的分异,不同的社会阶层趋向居住于不同的地带,一般地讲,高收入者居住距中心较远的区内,而城市中心居住者收入较低。在自然地理特征分异方面,主要表现在由于人口的集中而导致的城市热岛、城市雨岛等方面。图 4.6.6 给出了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分异的一个实例。
城市的地域分异,特别是土地利用分异,使得城市内部各地域的土地产生了不同的潜在商业利用价值力,产生了城市地价问题,我们将专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