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
类似于河水在运动一样,海洋的海水也在运动。地球表面约 71%被海洋所覆盖,陆地只占 29%。海水运动将某一处的热量、盐分、营养物和动量输送到另一处。它的运动主要有四种形式,即大尺度的洋流、潮汐、波浪和沿岸流。潮汐是天文起因的,不属于地球表层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
洋流就是大洋内行星尺度的海水的有确定性方向的流动,它是由海气相互作用引起的。当风从水面吹过的时候,水面受到风的摩擦力作用,即拖曳引起流动,这种现象发生在行星风带的风与大洋之间,也就产生了洋流。理论分析发现,表面流向与风向右偏 45 度,这主要是由科里奥利力引起的,这个偏角与水流流速无关,并随深度增加,同时,流速随深度指数减少。大洋的表层环流,主要受控于海面风场。图 2.2.6 是大洋环流模式。洋流的基本型式如下: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引起的强大的赤道漂流,受科里奥利力的作用,自东向西流动,横贯大洋。到达东岸后,大部分因受海底地形的作用, 转向高纬北上。这种来自低纬的洋流较高纬温度高,称为暧流,其中最主要
的是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流(简称湾流)和太平洋的黑潮。暖流所经海区,海水温度增高,空气垂直对流强烈,蒸发大,水汽充沛,故低纬大洋西部降水比大洋中部大得多。当湾流和黑潮到达中纬后,在强劲的西风作用下,沿纬向运动,到达大陆西岸,在北半球分别形成北大西洋洋流和北太平洋洋流, 在南半球则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到达大陆西岸附近后, 又受地形反射,一支向南形成寒流,一支向北形成暧流。向南的寒流由于受大陆离岸风的影响,下层海水上翻,使近岸海水温度更低,形成了大洋东部的低温区,相应的大陆西岸降水极少,易形成干旱气候和沙漠景观。北太平洋寒流称亲潮。一般讲,洋流的流速很小。湾流的速度比较大,在北纬 36
度,西经 73 度处约为 1. 20m/s,在北纬 38 度,西经 69 度处可达 1.40m/s。
图 2.2.6 大洋环流模式(多种来源)
图 2.2.7 垂向洋流(多种来源)
海洋不仅存在水平方向的表层洋流,而且存在垂向的洋流,图 2.2.7 是垂向的洋流状况。如将南北半球的极流连接起来,就把海水分为两部分:在极锋线以下的冷水环流区和极锋线以上的温水环流区。温水环流区内扰动和对流作用都很强烈,水温和盐分都较大。冷水环流区,海水扰动极小,流动速度很缓慢。两层的界限,在中纬度和热带大致为 300—500 米,寒带更浅。实际上,表层水平流与垂向流之间构成统一的环流系统。表层水的辐合必然引起水团下沉,而表层水的辐散必然引起涌升流,重要的辐合带与下沉带出现在北极和南极附近,涌升对生物圈和气候都有影响。
波浪是海水的另一种运动形式,它不象洋流具有气候意义,但波浪作用于沿岸带泥沙,具有明显的地貌学意义,并且是一种海洋资源。波浪产生的原因有两种解释,其一认为,两种不同密度、不同流速的介质,界面上会产生振动,这就是波浪的起因。另一种观点认为,当水面不平整时,风与水的界面附近,风力的压强分布不一致,这样风力就促使波状水面形成,从而产生波浪。
海洋的波浪被分为风浪、涌浪、激浪等几种。风浪是指产生过程中的波浪,风浪的波长、振幅等是复杂而凌乱的。波浪一旦离开生成区,就会在大洋广阔的区域传播,并且由于不同波动周期的波浪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而发生分离,这时波浪变得规则,波峰圆滑,称为涌浪。涌浪的水体横向位移为零, 波浪通过质点的圆周运动而传播,如图 2.2.8 所示。涌浪的波长很长,而且连续的涌浪具有接近相等的波高。
当波浪传入近岸浅水区后,波浪发生变形进而破碎形成激浪。激浪具有向岸的横向位移,向岸线输送能量与水量。激浪输送的水量在沿岸地区形成积累,最后冲破波浪的阻拦形成“裂流”。裂流一般出现在固定的地貌部位, 所以激流涌入近海地区后,以近岸流的形式流向裂流地区,如下节 2.3.7 所示。理论分析导出,在浅水地区波速与深度有关:
Cs = (15)
图 2.2.8 波浪的运动
式中 cs 为浅水波的波速,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水深。
虽然在波浪作用下,水质点返回到原来位置,不存在水体净位移,但波浪本身产生海面的能量传递,单位水面一个波长内的总能量为:
1
E= 8 ρgH(16)
式中 E 为单宽的一个波长内总能,ρ为海水密度,H 为波高。值得一提的是,潮汐也是一种波动,它引起了不同频率的潮波,潮波的巨大能量已被用于潮汐发电,成为一种资源。关于潮汐的其它内容,我们已经在第一章中有所讨论了。
- 冰雪圈
水圈的一种构成单元是冰雪圈,冰雪圈的“水文”运动,主要是冰川的运动。现代冰川环境占地球表面的范围并不大,约 3%。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高纬和两极地区,少数分布在高山地区,如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但是在第四纪冰期时,冰川覆盖的范围比现在广得多。冰后期以来气候普遍变暖,冰川退却。冰川退却以后,冰川沉积遗留下来反映冰川作用的过程。
冰川环境中的主要动力因子是冰。作为稳定冰体的冰川存在于雪线以上,这里的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因而冰雪得以常年累积。刚降下的新雪很松散,经冻融过程和后来雪层的压力,重结晶为致密的粒雪。粒雪再经过融化和再结晶,晶体不断增大,并相互结合,形成冰川冰。
当雪线以上的积雪积累到一定厚度而转化为冰川以后,只要地面有一定坡度,就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向下流动,形成冰川。现代冰川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山谷冰川这是一种分布在山地槽谷中,循谷流动的冰体,就好象完全冰冻的河流一样,上游经常得到冰斗冰川的补给。山谷冰川的长度一般可达几十公里,厚几百米。
-
山岳冰川由几条山谷冰川从山上流下,在山麓汇合成一片广阔的冰体,叫做山麓冰川。山麓冰川消融,又可以退缩为山谷冰川。当山麓冰川进一步增长时,可能发展成冰盖或冰帽。
-
冰盖或冰帽发育在大陆或高原地区的巨大冰体,冰体表面的起伏与下覆地形无关,厚度超过千米。如格陵兰中部冰盖。此外在北极和南极地区还发育有覆盖于海水上的冰盖。
图 2.2.9 现代冰川类型(据任明达,王乃梁等,1981)
在山地冰川的山麓地区,每年春夏季,冰川冰融化,形成径流,补充或产生山谷沟道的径流,这种径流会形成季节性的洪灾。在干旱区,如我国的新疆,它们为区域提供了水资源,使区域农牧业得以维持。极地冰盖对气候影响很大。